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醉汉(上)

(2007-08-19 15:00:25)
标签:

文学/原创

醉汉

短篇小说

岁月年华

彭世直

分类: 原创小说

    清江市物资局轻化科科长程友康,在清江市,是有一号的人物。在那个年代,计划经济,能控管物资的,手上或多或少都有审批权,就是没有这些权力,能弄到批文的,都算是有本事的人。

    程大科长,今年46岁了,前妻年前刚被他休了,没三个月,又娶了一个漂亮的小媳妇,今年才21岁,原来在纺织厂,让程友康看上了,就托人给弄到了市文化馆工作。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有审批化肥和轻工机械的权力,到哪去都是一身的灰中山装,灰帽子,手里还总要拎着一个人造革的黑公文包,就是面相不好,一脸的酱油麻子,还别说,这并不影响他的官相,人们在背后都叫他程大麻子。

    这不,程友康在农村老家的大哥,要翻盖房子,程友康不费吹灰之力,就在物资局的建材科拿到了木材和水泥的批文,这还有什么说的,给他写批条的,到时找他弄化肥指标,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哥们们就得互相帮忙,谁不求谁呀。

    听说科长要把一车的木材和水泥弄到离清江市86公里外的长河镇去,第一个上来讨好的准是王小春。别看小春在这个五个人的科室里排行老四,仅比最小的会计王小梅大一岁,今年刚满二十五,可在物资局工作已满六个年头了。

    在这个权力与金钱的热板凳上,不知有多少人羡慕他们的工作,不知道有多少人挖空心思、托门路,想调到这个部门工作。王小春比谁都精,局长是靠不上,科长就在身边,不拍他拍谁呀。谁不想求点实在的,谁不想坐稳这把交椅啊。

    不用说了,程科长的事,王小春都弄明白了。要面子的王科长准备在7月28日那天,把科里的几个人手下都带上,一同将材料送回老家去。他并打长途电话给大哥,让大哥那天中午备上几桌酒席,要请上乡镇的各级干部,一同喝个酒,也给程家再扬扬名。

    科里剩下的三个人,除了小梅是一个文静、不爱张扬的女孩外,那两个也是久经杀场的战士,一个是38岁的计划员刘东山,另一个是32岁的统计员吴大江。这两个宝,早就是面和心不和了,经常是在科长面前耍小聪明,相互“扎针”,其实他们对自己的上司也心怀不满,油水大的活都让他给占了,自己只能喝点汤,只不过是敢怒而不敢言吧了。

    可话说回来了,多少领导的亲属,都盯着这里的肥缺,你要是不把头哄好,这喝汤的饭碗给弄没了,那就太不值了。先机让腿脚勤快的小春占去了,捧场还是要人做的,两个人就合计着让一个关系不错的下属公司,备上十条烟,三箱白酒,可别让王科长看咱不会办事。

    王小春先是在物资局办公室预定了一辆吉普车,又找运输公司马经理,以王科长搬家的名义,预定了一辆解放牌大货车,这就算是一切就绪了。

    南方的七月正是农忙的季节,一年二季水稻,城里人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知道不插“五一”秧,不插“八一”秧就行了。可王大科长选的这个日子—7月28日,确实给家乡人添乱了。又赶上他那个大哥,比二弟还要面子,这场子得搭大点,这是长脸的事。二弟在清江市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地方乡镇的头头脑脑的,想巴结还来不及那,不愁请不到这些要人。

    头几天就开始差人送请柬,乡、镇的一把手,还得亲自去送。头一天晚上请人杀头猪,在屋后边搭起了一个大棚,请了二个当地就算是小有名气的厨子,准备十桌的酒菜,这不是红白喜事,就是准备重新翻盖个宅子,这场面就不能算小了。

程友康的大哥,叫程福康,也是个不简单的人,家中排行老大,也是上学读书的料,可因当时家庭贫困,下边又有一个弟弟二个妹妹,就没有继续上高中,帮助父母来抚养没有成人的弟弟、妹妹们,他发誓,要把弟弟、妹妹培养成人。

    只比二弟友康大三岁的福康,拜了镇子上的泥瓦匠李小权为师傅,学起了泥活手艺。聪明好学的他,学徒三年后,就能独挑大梁,对外接活了,按现在的说法,他也是个包工头了,再加上他嘴甜,工程活接的做不完,他也履行了对父母的承诺,供弟妹们上学。

    二弟考上了当时还是清江县的机械中专,三妹和四妹也相续考上护校和纺织学校,都在清江工作了,吃上了商品粮。弟妹们也确实起心里感谢他们的大哥,只要是大哥的事,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的去办好。

    在清江工作的三兄妹,就是老二友康手中有权了,弄点煤炭、化肥,便宜粮油,那都是老二的事,老二也讲良心,不用大哥操心,到时办好就差人送到家去了。这也是患难出来的感情,也是对大哥的一点补偿吧。

    话说回来了,大哥福康这么张罗二弟回乡来送材料的事,简直办成了给二弟回乡的隆重接风仪式了,可他还是想借这个机会,感谢二弟这些年来对他们家的关照,二弟给他的影响,也使他受益非浅,好多乡镇的活,别人都是看着他和二弟的关系。相互利用,双方都好,何乐不为哪。

    福康关于请什么人也大动了脑筋,关健还得看来的是一些什么人,别说是自己所在的乡,周围方圆上十里的乡长、镇长都请到了,最差也是村级书记,这些农村的土黄帝,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一般人八抬大轿也别想把人家请来,能撼动他们的,也只有这些在农村中有一定影响的能人了。

 

    请等待下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鄂西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