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应向上海学习

(2006-10-22 16:46:13)
分类: 感悟随笔

北京应向上海学习

北京市的整体变化大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承办2008年奥运会,到处都是耸立着高大的塔吊,城市也在飞速发展。建设归建设,纵观北京总体建设大局,除了老祖宗留下的一点世界文化遗产,这么大的首都总让人感到缺少点什么,看不到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很壮观的标志性建筑群。不错,北京正在兴建的中国大剧院,鸟巢式的国家体育场、水立方游泳馆、中央电视台等一大批科技含量很高的在建工程,但都没能形成不了一处像上海浦东开发区那样气势宏伟,集商务、办公、旅游、观光等综合性很强的建筑群,那是新上海的标志。再看世界级的摩天高楼、磁悬浮列车、高速修建的地铁、过江隧道等等,都体现着上海速度、上海精神。整个上海城市的改造,市政的管理也体现着大上海的风范。相比之下,北京落伍了。

北京城东最早修建的北京第一高楼 - 京广大厦,孤伶伶的在那耸立了多少年,据说盖那栋楼时还有争议,至今算是与国贸地区和财富中心有所呼应,可也没形成壮观的高楼群。城西修建的中央电视塔,活托像北京城的一个大烟筒,造型没有时代感不说,高高的塔尖孤独在那厮守不知要到何时,在那上边观光,除了有高度感外,不会有大北京的震撼感。北京六十年代就开始修建地铁,不是开奥运会,正加速修建,几十年就是那一线和环线地铁,改革开放也这么多年了,速度之慢,真不敢恭维这是首都,再慢点,别说上海,广州也要超过北京了。北京城区中心的几个区,特别是崇文区、宣武区,破烂的房子,杂乱不堪的院落,下不去脚且私搭乱建的“四合院”简直就是贫民区,严重影响北京的城市形象。前几年就承诺五年内将全部折建成现代小院,看来又实现不了了,也难怪,北京的门坎多,修什么样的房子才能符合古都风貌,老有争议,也不知听谁的好,再拖下去,这城中心的贫民窟,是会让外省市的人们看笑话的,这那里像首都北京的市中心啊。再看看大的城市布局,重北轻南,没有按以天安门为中心的放射理论同时向外拓展,老北京的说法,北边是上风上水,是不是的单位都想扎在北城,使城北地区人口超负荷增长,,造成城北的出门难的严重问题,也给整个环线带来了及大的负面影响及巨大的交通压力,经常造成环线车辆严重的堵塞。规划建五环路时就没有发展眼光,刚开通没多时的路,收费快速路不得已又纳入环线不收费道路,可问题又来了,出口少,不得不对原设计进行大的改造。还有,修南五环时,不知是什么原因,竞让本是环线的道路弯了一个不成比例的大弯,说实在的,这段路都不应称作南五环了,北京城区图也没法把它画出来,多弯那么个大弯,耗油、耗时等一系列的经济帐都没法算,简直是人为的浪费。按说应在槐房地区从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南五环路,让五环路真正成为环路。再说说北京的城市卫生,虽说也做了大的投入,可还有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南城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一现象为什么就根治不了那,一句话,还是个城市管理问题。

作为北京人,不是今天老是挑自己家的毛病,自己启心里希望北京建设成有古都风貌,又有现代大都市的风采,环境优美的大都市。特别是城市的赃、乱、差现象不应该老出现在作为首都的北京。希望北京城市规划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向上海同仁们学习,努力把北京规划好、建设好,让百姓认可、满意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也要有北京速度,我们也要有北京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