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怎么了,时常想起以前一块工作过的小于子。
要说认识小于子,那还得从1990年我从武汉调回北京说起。记得刚到厂里的劳动人事科报到,被分配到供应科,就和她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当时她管后勤工作,我负责仓库管理工作。到办公室工作的第一天,她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十多岁,人显得有点胖,待人特别热情,给人感觉她是个小知识分子。我要去的办公室里有三张桌子,旁边的一张肯定是我的,我是这样想的,可刚一接触,互相没说上几句话,她就让对桌的老陈师傅和我换位置,说他是业务员,在家的时间少,这个位置应该给我。弄得我当时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她为什么这么照顾我。
通过每天对桌的工作,大家也都有子更进一步的了解,她结婚了,还没有孩子,先生是公务员,她和先生住在单位分配的一个二居室的单元里(实际上是二家合住一个二居室的单元)。这在当时就算不错了。
通过交往,大家都很要好了,即是同事,又是好朋友,真是无话不说。记得有一次,我无意中说到几时到她家里看看,真没想到她还认真了。有一天突然对我说,下班到她家去,晚上六点在北城的一个车站等我。我如约赶到,实际上她都到了一会了,只见她手里拎着一个书包,过后我才知道,这是她在她妈妈那里拿的啤酒和一些菜。往她家走的路上,我才知道,他先生出差了,还没回来。快到她家时,正好碰到一对夫妇,是与她家共住一个单元的,也是她家先生的同事。我突然感到,小于子对我的好,没有一点顾及。
到小于子家了,她给我倒上茶,放上水果,就去准备晚饭,由于她早有准备,很快几个菜就上桌了,我们喝着啤酒,听着音乐,聊着天,真是感到很温馨,也很快乐。
两个孤男寡女,这么要好的朋友,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浪漫环境中,真是让人想入非非,也容易产生冲动感。我感觉得到,她和我一样,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因为我们都是有家室的人,把真挚的情感装在心里更好,因为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们更应珍惜朋友之间的这种友谊。
我们还在天南地北的兴头上,再看钟点,不早了,再不走就没车了,小于决定和我一同回南城,她简单的把屋子收拾了一下,就锁上门。我们很兴奋,一路走,一路聊,当说到科里刘大业务在外丢人现眼的事时,小于子乐的直不起腰来,活托像个孩子。在路上,在车上,我们说的没完没了。
我们共事了三年,我为有这样一位好同事、好朋友在一块工作,感到很荣幸。我一直称呼她小于子。后来由于单位机构改革,我们不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了,过不多久,小于也调动了工作,十几年过去了,我还是忘不了她,忘不了我们相处的那段真挚情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