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大拒绝设补偿基金非明智之举

(2013-09-11 11:06:41)
标签:

财经

光大拒绝设补偿基金非明智之举

 因“8· 16” 事件被证监会认定为内幕交易的光大证券,在领受重罚之后,还面临着严峻的赔偿问题。中国证监会明确表示:“投资者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但是,许多人士以及投资者担心成为“空头支票”。目前,由于此类索赔配套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缺失,具体操作程序认定都非常困难,仅靠投资者自己提起诉讼索赔无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投资者希望证监会尽快出台具体办法协助投资者索赔,更希望证监会协调光大证券预先拨付一定资金,设立补偿基金,专户管理,作为投资者索赔的准备金。

然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有关方面曾尝试与光大证券大股东光大集团沟通,希望光大集团主动提出设立专项投资者补偿基金,但光大集团最终拒绝了该建议。笔者认为这非明智之举。

    由于由光大证券是上市公司,设立补偿基金可能侵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而光大集团是光大证券的控股公司,光大证券的人事任命等都是光大集团掌控的。由其出资设立补偿基金是能说的过去的。

金融行业一个共性是经营信用信誉的。一旦信用信誉缺失,那么公司基本难以维系下去。光大证券8.16内幕交易案件被严厉查处后,其不但受到了严厉的经济处罚,人才损失,而停止其创业业务审批和自营业务等对未来经营将造成更大影响。更加致命的是,对光大证券声誉信誉信用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这种“无形资产”损失对公司影响最大最长远。

笔者认为,作为控股的光大集团要想挽回挽救光大证券,第一位要做的是恢复光大证券的声誉,挽回光大证券在客户中的信用。而能否做好后续对股民损失的赔偿事宜是挽回信誉信用的关键,也是一次难得机会。在这方面已经有成功案例。

今年5月,由于万福生科虚假陈述对投资者带来权益损失,万福生科保荐人平安证券主动及时宣布出资3亿元成立专项补偿基金,先行偿付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因万福生科虚假陈述而遭受的投资损失。就在平安证券及时宣布成立专项补偿基金的当时,社会各界无不深感平安证券的高明之举。一瞬间,平安证券就掌握了主动,迅速在投资者中树立了高度负责、敢于担当的形象,信誉信用受损被压缩到了最小。这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成功案例。不犯错是第一要务,犯了错及时补救,将信誉信用、经济损失压缩到最小是第二要务。最终,12756名万福生科虚假陈述案适格投资者合计获得补偿金额约1.79亿元。在诉诸司法途径遭遇阻滞的情况下,平安证券主动设立专项补偿基金,即保护了中小投资者利益,更重要的是保护维护挽救了自己的信誉信用。从现在看来,平安证券受万福生科虚假陈述的影响已经彻底消弭。平安证券给光大证券以及今后券商等各类金融企业做了示范,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光大集团明智之举是,效仿成功做法,积极主动成立投资者补偿基金,这是挽回光大证券信用信誉,挽救光大证券的最好做法,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机会。如果拒绝设立补偿基金,使得光大证券被重组甚至破产或者彻底失去投资者信任,那么损失最大的是控股的光大集团。这个得失之账应该算明白。光大集团作为控股大股东和光大证券的实际控制人,应该有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勇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