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中国总负债或50万亿没近忧需远虑
按照这个估算的绝对数区间计算,中国政府的总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97%,其中蕴含了巨大的财政风险。国际公认的公共部门负债率的警戒线为60%。中国按照最低公共负债32.24万亿,也已经超过两个百分点。但是,从世界各国公共债务对比分析,中国公共债务假如占GDP比率为60%左右,短期内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美国公共债务去年已经接近GDP的100%,欧洲国家的希腊、意大利等都已经超过130%,日本已经高达200%以上。短期内中国发生政府债务危机的几率等于零。
总体来说,中国政府直接负债率较低,资产和收益完全可以覆盖负债缺口。也就是说,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仍然稳健。其次,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未来政府还有足够的收入进项。再次,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发行公公债券筹资的潜力仍然很大,资本市场挖掘筹资还有较大空间。最后,中国有足够的储蓄,无论私人储蓄还是外汇储备,都足以支付内外债务。一个基本结论是,中国公共债务风险没有近忧。
虽然没有近忧,但必须要远虑。虽然眼前没有发生公共债务风险的可能,但从长期、远期来看公共债务存在潜在风险。如果把控不好未来发生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按照一些专家的分析,我国公共债务直接和间接都有许多遗漏项目。如果把这些遗漏项目都加上,大于巴克莱测算的政府负债最高额度50.44万亿。保守估计,中央财政公共债务到2012年应该达到10万亿元左右;3.17万亿美元外储带来的外汇占款负债接近20万亿元;到去年底地方融资平台贷款12万亿元;四大资产公司超过2万亿元的坏账还挂在那里;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没有记在财政名下。仅这些负债总额就达到51.17万亿元。再加上,这几年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的坏账以及铁道部、国有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建设债券和金融债券等,总负债额度可能超过55万亿元,占GDP的105.8%,已经超过100%。
从财政收入来看,再想保持过去高达20%以上的增速可能性不大了。同时,由于政府主导投资离市场太远,已经造成大量产能过剩、无效投资,而这些投资资金要么是银行贷款、要么是发行债券,无论哪种形式都是要到期归还本息的。被无效投资占据的投资资金如何能够收回成本归还本息、及时兑付呢?加上不产生任何效率效益、不生产任何商品价值的庞大政府行政经费开支,将政府公共债务撕裂出一个大口子。可以说,高铁在内的重点工程项目如果不尽快产生效益,政府每年几万亿的行政经费如果不大幅度压缩减少,银行坏账如果继续增长,地方政府平台债务如果继续扩大,未来中国发生公共债务风险是大概率事件。
化解未来公共债务风险的出路有两个:一是从现在开始就要改革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等。中央财政大幅度缩减投资项目,将工程项目投资放给民间资本主导;大幅度压缩庞大的行政经费支出,前提是下决心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地方财政必须将融资平台债务全部兜起来,决不能再扩大规模。大大压缩国有企业战线,防止盲目无效投资运营;对国有金融机构实现严格的问责管理制度,严防不良贷款急剧增长。
二是采取继续大肆投放基础货币措施来稀释公共债务。通过发行基础货币,酿造通货膨胀,使得货币贬值,达到政府稀释债务的目的。这条措施倒霉的是债权人,牺牲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新闻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0220/124214594763.s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