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千华散人
千华散人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69积分
  • 博客访问:2,296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2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图片博主兑换私密博文现有金笔11支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2019-12-14 09:25:54)
标签:

旅游

游记

分类: 山水纪行
        仍然是乘中巴车回到大河东旅游服务中心。然后再换乘中巴车往太清宫景区,与往巨峰景区净走盘山道不同,这次走的都是平道,而且基本是海滨公路,景色很是怡人,下车的地方并不是景区大门就是公路旁,游客们要沿着一条台阶路往下走,越走越接近海边 。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这里是岩岸,净是石头  ,这时已经是11点半了,我坐在旁边一颗大树下吃了自带的午餐。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左侧就是太清宫景区了,这里的风景还真不错 。
太清宫崂山东南端,由宝珠山的七座山峰三面环抱。老君峰居中,左为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依次而东,右为重阳峰、蟠桃峰、王母峰依次而西。宫在峰下,大海当前。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这里有个栈桥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景区门前是一个广场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这就是 太清宫景区大门,不是太清宫本身的大门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这块大石头上写着“
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为什么是第二呢?那么谁是第一呢? 
   原来,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吸取了佛教的丛林制,建立了道教的丛林制,北京的白云观为第一丛林,崂山太清宫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据《太清宫志》有关北七真降临该宫的记载,又增刻了一段文字如下:宋庆元元年乙卯,真人邱长春、刘长生同他道侣五人号曰七真,由宁海之昆仑山来游崂山,止于本宫,讲道传玄,宏阐教义,道众大悟,各受戒律。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太清宫历史极为悠久,追溯起来已有2100多年。崂山地处海滨,岩幽谷深,素有神窟仙宅之说,周围方圆百里,宫观星罗棋布,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其中以太清宫最负盛名。据记载,汉时有江西瑞州府张廉夫弃官来崂山修道,筑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三官庙。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道士李哲来此修建殿宇,供奉三皇神像,名三皇庵,后称太清宫。金章宗明昌年间,全真道士丘处机刘长生等曾在此弘阐全真道。刘长生在此创全真随山派,信众甚多,太清宫便成为道教全真随山派之祖庭。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这是太清宫检票处。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进去第一感觉这里绿化真好,满目葱绿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前面那个覆盖蓝色瓦片的大门才是太清宫的山门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还记得《聊斋志异》中那个《崂山道士》的故事吗? 就是发生在太清宫,当然那是蒲松龄虚构的。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庙宇主体
为布局工整的三进殿院 
分别是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有关岳祠和东西客堂、坤道院等附属设施,共有房屋150多间。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这是三官殿,里面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位部落领袖尧、舜、禹。相传尧时敬天爱民,上有天相,以风调雨顺而被后人尊为天官;舜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故被尊为地官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三官殿院内外分布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其中以大门外不远处的一棵圆柏为最古。这株圆柏,高18米,胸围3米多,树龄以有2100多年,传为三官殿创始人张廉夫初建此庙时所植。至今仍生机盎然。在三进院大门两侧,各有一棵银杏,高25米以上,胸径都有数围,树龄1000余年,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所植。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房子紧贴着一块巨石而建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出门又见一棵古树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这棵古树可是大有来历:它是唐朝道长李哲玄亲手栽植,所以把它称为唐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榆树叶面上有一层沙质,摸上去比较粗糙,所以它的学名叫糙叶树,又因为它树干盘曲,形状似龙头,又被称为龙头榆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有一块大石头,上刻逢仙桥三个大字,旁边还有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召见并赐封崂山道士刘若拙为华盖真人的记事,传说,当年刘若拙,在一个雪后的除夕清晨,在这个地方看到一个老人,真人起初并不在意,老人在与他交谈几句后转身走了,真人忽然想起没问老人从哪里来,只好寻找他在雪地上的脚印,哪知半尺深厚雪中只有老人在这树下站立时踩出来的两个脚印,再也找不到第三个脚印,至此,刘若拙方才醒悟到自己遇到神仙了,事后在此刻此石以记此事。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从这小门进去似乎能上山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在太清宫后山坐落着一座巨大的老子雕像,高达5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老子像。注意老子的手势,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这意思是开天辟地。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这是我从网上下载的老子像全景图,与周围环境对比,更可以看出这像有多么高大。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越过坤道院的大门,就是太清宫的第二大主殿三清殿。三清殿是一座长方形院落,由一个正殿和两个偏殿组成,
三清殿的正殿供奉的三清真神正是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元始天尊。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太清宫里面的殿宇实际上都不大,难以产生那种一般宗教追求的的庄严与神圣,相反,倒是很有烟火气,也许这就是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的不同。  我尤其喜欢的是太清宫里绿树成荫,环境清幽,给人以远离尘世喧嚣的感觉,非常适合散步和遐想。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再往前走,有一长方形水池,里面有一泉眼,傍边树一石碑,上写:“神水泉”。
神水泉是崂山的四大名泉之一,神水泉三个字,据说是宋代华盖真人刘若拙的亲笔手迹。据说它有三:一水质清澈甘洌,含的矿物质非常丰富,杂质却非常少。崂山道士们用过多年的水壶从来没生过水垢;二大旱三年泉水不涸,大涝三年泉水不溢。无论怎样取水,水平面始终与井口保持一致。三饮用此泉水,有助于治疗胃溃疡,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达到有病必治,无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为何这棵树起了个“ 绛雪”这 种女性味道很足的名字呢?这是有来历的: 
   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客居崂山时,见耐冬开花,花朵尽数伸到绿叶之上,象落了层厚厚的红雪。于是,蒲老先生在《聊斋志异·香玉》一节中,把三清殿院中的那株耐冬描绘成一位美丽动人的花仙子,与牡丹仙子香玉是一对好姊妹,并命名“绛雪”,绛,为红色,绛雪,意即红雪。从此,这棵崂山耐冬扬名天下。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株 绛雪也于2004年以600岁的高龄香消玉陨,走完了生命最后一程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棵“绛雪”已经是第三棵了。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从神水泉拾级而上走进大门朝东的另一座院落,这就是始建于唐代的三皇殿。唐代以前,太清宫只有三官、三清两座主殿。据史料记载,唐904年,李哲玄罗浮山来到崂山太清宫,见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及佳,但见宫区布局不合理,遂集资兴建这座殿堂,供奉三皇,名为三皇殿。三皇殿是一个长方形院落,并排列有两座殿堂,主殿是三皇殿,副殿是救苦殿。三皇殿中供奉的是天皇地皇人皇三位神仙。他们分别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氏族领袖枣伏羲、神农、轩辕。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一进三皇殿院内,游客的目光马上会被院子西侧的一颗笔直的古树吸引过去,此树高20多米, 5米多粗,需要3-5个人才能环抱过来。说起来,这棵树可是大名鼎鼎:它名为“汉柏凌霄”,是一株“三树一体”的千年古树,寿命达2100多年。

 

  这棵汉柏学名为“圆柏”,据历史记载,西汉建元元年,张廉夫在崂山初创太清宫三官庵时,亲手植下此树。不知什么时候,在这棵圆柏树干离地3米高的缝隙处,一株凌霄悄然而生,如蛟龙蜿蜒缠绕,攀附柏树生长而又凌驾于其上,“汉柏凌霄”由此得名。
  关于“汉柏凌霄”名字还有一个说法:因其长势直插云霄而得名汉柏凌霄,后才有凌霄攀附古树长出。至于名字由来的先后已不可考,但古柏直插云霄的长势和凌霄依附而生的事确名副其实。
   20世纪60年代,在汉柏离地5米高的缝隙处,又长出了一株盐肤木,在半空与柏树干成45度角,斜向上生长,形成了“三树一体”的奇观,创造了一个植物学奇迹。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其实,太清宫附近还有好几个景区 ,但我实在是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所以参观完太清宫,我在外边休息了一会,逛了个小书店,就到停车场乘中巴回大河东服务中心了,然后乘304路回青岛市区。
 山东之旅(七)崂山太清宫景区
       回去的中巴就在太清宫外边的停车场这里坐
     
   
阅读(227)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