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处的吕望集 ,这里有庄公庙和姜公庙,又称双公庙,位于集市上。吕望闻名遐尔,一个重要渊源是西周名将姜子牙去西歧结识周文王统军前,曾游历于此,客居此地,垂钓子濮水—即今芡河。在太公旅居此地之后,公元前760年的战国时期,蒙城乡贤庄子仰慕前贤,常来吕望集市,寻访太公遗踪,并垂钓于太公钓鱼处,逗留其间,写下千古华章《逍遥游》于是,这里便留下了姜子牙钓鱼台、庄公钓鱼台、双公庙等诸多名胜古迹。后人为颂扬助周伐纣统帅的丰功伟绩,即以子牙之号“吕望”命名此地,故今称吕望集。
此地的百姓热闹的集市更衬托出庙宇的冷清,紧闭的大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变迁。明代大将常玉春捐银修建,前院是庄公庙,内塑庄子坐像。后院是姜公庙,祭祀姜子牙。保存完整。该庙用青砖建造,飞檐翘角,檐下有一圈雕琢细腻的砖雕作品,虽历经千年仍色彩明艳。屋内台梁式样及雕刻纹饰带有典型的唐代风格,中国古建筑专家张驭寰教授认定其为唐代建筑。据不完全考证,唐代的庄子庙全国罕有。而蒙城作为庄子故里,座落于境内的这座“双公庙”更显得弥足珍贵。殿内一座2米余高的庄子坐像,手握书卷,气韵洒脱。后殿是姜子牙庙,塑像身着道袍,长须飘胸,踌躇满志,一副仙风道骨。纵观此庙,依次为大三门、影壁、庄子庙三间、姜子牙庙三间和偏殿两间。
百家宗师姜子牙与至圣先贤庄子值得众乡民筑庙参拜,代代供奉,可现在只有在逢会的时候才对外开放,比如说:三月二十八会、十月十五会等。不过在逢会的时候确实很好玩,我还记得小时侯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街上玩,见到过外国人到双公庙去参观,还有唱大戏的、玩杂耍的等。虽然庄子和姜子牙均属道家人物,但同时他们又是圣贤和民间崇拜的神,其实不管怎么称呼,都只是大家寄托精神的一种形式罢了。所以在逢会的时候才会门庭若市,平时只能用寥若晨星来形容。如今这儿空有庙宇,荒草丛生,秽物遍地,每逢阴雨天,庄公庙和姜公庙里漏雨非常严重,殿内积水常达半尺余深,有损文物不说,也令前来拜谒的信众倍感遗憾。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个岌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网络搜索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