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励志 |
分类: 银行 |

外资银行进入国门,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对于此事,国人褒贬不一。虽然人们早有心里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在我国的金融业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有兴奋的,庆幸自己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有恐惧的,害怕中资银行弱肉强食成为“狼”眼中的猎物而殃及自己;也有冷眼旁观的,波澜不惊,镇定自若地面对一切。
事实不可否认,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一流的服务设施让我们“望尘莫及”,品种多样的理财产品在短时间内也是中资银行所达不到的,这一切使原本同业竞争就日益激烈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但是,如此残酷的竞争未必就是中资银行的失败,我们只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就一定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直至胜利。
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也好,中资银行也好,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管理者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只有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才能激发广大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为夺取竞争的最后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在美国的航天领域中有三分之一是华人,他们在从事着高尖端的科学,这说明华人的智商不在所谓的“高智商”的美国人之下,但从另一方面也不难看出美国人的精明,那就是善于利用人才,使用人才。如果银行的某些管理者不改变“高高在上、嫉贤妒能”用人之道。只会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失,削弱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坚持“唯才是举,量才施用”的原则,中资银行一定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二、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中资银行有一流的服务吗?”我会肯定地说:有。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认为服务这个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服务功能;二是服务手段。诚然,中资银行的服务功能和外资银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差距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但是,中资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自己的实际,改变服务手段,采取“避重就轻,迂回前进”的策略来争取客户。即使20%的高端客户是外资的,但是我们手里还有80%的客户,只要留住80%的客户群体,我们照样可以和外资抗衡。
三、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随着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中资银行少得可怜的理财产品更加显得“苍白无力”。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将如何演绎,不得不使我们平添几分忧虑。
四、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是取胜的法宝。
我相信,不远的将来,中资银行一定会赶上外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