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识妻窥门夹豆是从他的那篇《我这十年的思想历程-献给能读懂我心的朋友》开始的。
“天上的月亮对我来说仿佛不再浪漫,仅仅是盏昏暗的路灯而已”,也曾经有过的心情。而曾经的年少轻狂、自命不凡又仿佛是我的翻版。那时的我不禁暗自好笑,没想到在这银行的家园里,却遇上了“知音”。
老七是个勤奋的笔者,陆续写出了不同风格的文章。他的《大话银行赋》仿佛出自屈原之手,那首停电时写的打油诗又宛如杜甫的诗风。从此,诗人这个概念在我的头脑中渐渐的形成了。然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银行众生相-侯如花篇》中,如花剥豆的“绝世神功”至今让我羡慕不已。《银行处事厚黑学传习录》又让我看到了鲁迅的文风,《我的一天勤杂工的经历》,看似荒诞,却写出了银行人“跪着服务”的心酸。这许许多多风格迥异的美文,不禁让我惊诧于他的才学了。
而真正让我了解老七,却是在北京的那两天。
在我的想像中,老七应该是“浓眉大眼、怒发冲冠”的侠士之相,可是在接站的人群中,我看到的老七却是戴着眼睛,笑起来腼腆得像女孩子一样的白面书生(浓眉大眼双眼皮依旧)。
说句心里话,在我们这座城市里,南方人很多,他们给我的印象是精明强干,有经济头脑。但是生活中却有一股子小家子气。我想,老七是南方人,一定也“大气”不了。可是通过两天的接触,却让我改变了对南方人的看法。
那是到北京的第一天晚上,大家一起去吃江西菜,当山雪、老王等抢着要服务员结帐时,服务员却说早已结完。原来老七借上WC时已经偷偷地结好了。
老七话不多,但却落实在行动上。酒量最大的当属老王,第一次喝酒那天,由于不知道老七的酒量,(我以为男人的酒量再不行也会比女人强),每次倒满酒,老七都是随着大家一饮而尽,直到喝得脸和脖子一样红,头再也抬不起来而已,豪爽得像东北人一样。
老七不但豪爽,而且心也细。记得在故宫游览时,由于时间紧,(我们只有两个小时的游览时间)。为了多看几个景点,不舍得浪费时间休息,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景点的拍照、参观。可是由于我穿着高跟鞋,加之故宫的砖地又是凹凸不平,只一会我就感到吃不消了,脚步也越来越慢了。老七说:“累了,休息一会吧。”我说:“你没来过故宫,抓紧时间多看几个景点吧。”可老七却说:“姐姐,我累了,想歇一会。”这个心细而又体谅人的老七啊!
时间匆匆而过,等我们从故宫出来时,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轮椅上,一个60多岁的老人(我想应该是轮椅上老人的儿子),正吃力地推着轮椅上很高的台阶。当时,我和老七几乎是不约而同的跑上前,帮助老人把轮椅推上了台阶。
这时,突然想起了雪村唱的一首歌:俺们都是东北人,俺们那疙瘩都是活雷锋。
老七,真的和东北人一样!老七也是活雷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