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合作社做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主要为“三农”服务,机构网点也遍布城乡。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3年6月,国务院做出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决定,在全国8个省(市)进行试点,省政府对农信社的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新的监管体系逐步形成,历史包袱和金融风险得到初步化解,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去年同期与2002年底相比,几个试点省(市)的农信社的存款增幅为40.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贷款增幅为47%,高于全国平均增幅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占比为1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7.6%,比2002年底提高11.8个百点。农信社取得的可喜成绩,可以说和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给农信社改革带来的动力和良好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但是从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不由得不让人担忧!
在X省29689名员工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仅有1999人,占比为6.7%,(包括函大,夜大等)正规院校的毕业生更是微乎其微,而高中以上学历的有15944人,占比达54%,还有一部分是初中以下学历的4193人,占比为14.1%。员工素质极度偏低,这种情况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怎能不让人担忧呢?
简单的“一刀切”和“大换血”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怎样造就一批素质较高,业务较精,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员工,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