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语文课是期中考试前的最后一节课,因此我让孩子们自由复习。有的学生在背诵课文,有的学生在整理生字词,而有的同学在读课文。
赵奕豪同学拿着课本和《现代汉语词典》问我为什么课文中的是“穹窿” 而词典中却是“穹隆”?我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一看词典和课文不符,不能决定哪个是正确的,只能告诉他这两个字形都算对吧。这样的解释,显然很牵强,没有给他解释出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或者有其中一个是对的而另外一个是错的?
下课后,我拿来词典和课文仔细研究。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穹窿”是建筑名词,是“呈半球形或近似半球形的由多个曲面体组成的顶盖”的意思。因此“窿”的意思应该是“高起,凸出”的意思,而“隆”也有这个意思。因此在这个意思上“穹窿”和“穹窿”都对的,但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穹隆”一词有这个意思,而“窿”的意项中则没有“高起、凸出”的意思。我接着查康熙字典,这个词先是有“穹隆”,后来“穹窿”也有了,因此这两个词都对。错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窿”没有收入“高起、凸出”这一意项,而“穹隆”词条后也没有注明同“穹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