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iddle/4542403fg847ab9ca89ba&690
嫂子在去年9月产下侄子,到现在已经有近7个月大了。由于哥嫂都比较忙,一直寄住在我家由父母抚养着。小孩子整天都一定要人抱着到处走,要不就是不停地吃东西,不然就要哭闹。父母们老是怀着‘以前没条件好好照顾自己的儿子,现在就在孙子身上弥补’的想法对其是有求必应。于是呢,小孩子的嘴巴从来不停,这个小胖子也就越吃越胖,现在的体重大概也有近二十斤了。一般的人(除了母亲之外的所有人)都很难长时间抱得动他,但母亲在‘浓郁的爱’之下,依然不顾自己的手臂原本就有病(落下的慢性病),每天还是长时间地抱着这个宝贝孙子。而侄子也在这种‘浓郁的爱’之下,把自己的本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http://s16/middle/4542403fg73a5e129ecbf&690
其实个人一直很不赞赏这样的育儿方式,因为无论对大人、对孩子都不好。现在的孩子普遍不缺乏营养、食物与爱,只会过剩与泛滥,而所有的事实和经验一次次准确无误地告诉我们:物极必反!我觉得因为小孩子来到世界上,确实除了吃、喝、拉、睡、哭的本能之外,什么也不知道。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这就需要我们做大人的去教育和引导。孩子本身是没有错的,错的只能是监护着他、让他依赖的成人。
打个比方,你如果开车的话,应该是你驾驭车子,而不是让车子驾驭你吧!你如果开车出了事故,我想没有人会去责怪你的车子,一定都是找你赔偿与问责的。哪怕原因确实可能是车子有隐患和故障,那也只能说明你这个驾驶者缺乏检修与掌控。因为按照法律,你是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自然人,你要为你所能掌控与连带的一切负责!同样的道理,你的孩子日后出去不礼貌、自甘堕落、触犯法律。别人不太会说这个孩子天生就是个坏胚、无可救药,而是会说这个孩子的大人从小对他缺乏管教,使得这个孩子缺乏教养,走入迷途越陷越深。所以古训三字经里才会说:“子不教,父之过。”人之初,其实无谓性善性恶,向善抑或向恶,就全在于后天的孕育与教养之间。
http://s12/middle/4542403fgd2ccd90c950b&690
教养,本来就是教在前,养在后。譬如,小孩学走路,一定会跌倒是吧?那么难道大人就因为小孩子跌倒会疼会哭泣,而不让他继续学走路?譬如,小孩子刚开始离家去上学的时候,一般也会舍不得要哭闹吧,那么难道大人就因为小孩子舍不得的哭闹,而不让他继续去上学?譬如,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各样的丑陋和危险,那么难道大人就因为怕孩子会受到伤害与变化,而不让他继续去闯荡事业?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大人们一定会让自己孩子继续学走路,因为他知道孩子的人生之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大人们一定会让自己孩子继续去上学,因为他知道教育能改变孩子的命运,提升他的品质和竞争力;大人们一定会让自己孩子继续去闯荡外面的世界,因为他知道风雨之后才会见到彩虹!
是的,大人由于人生阅历的成熟与经验的丰富,往往能从较长远、较本质地明白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最重要、最持久的。所以他们会懂得对孩子的一时任性与反抗选择‘残忍’与‘无视’,坚定地履行自己作为监护者的引领与教化职责。他们知道,虽然孩子一时可能会难过甚至怨恨,但长久之后就会领悟到他们的良苦用心,感恩他们曾经的‘残忍’与‘无视’!
http://s15/middle/4542403fg847bc6d8eeee&690
由此我发现了一个育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让隔代的父母抚养自己孩子的问题。现在的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年轻的夫妻大都彼此有工作,很难有时间、精力长期守护在自己的孩子身边。加上想过二人的美好生活,把孩子寄养在父母家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当然我们的父母,也非常享受抚养自己孙辈成长的天伦之乐!个人毫不怀疑,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孩子充满了不逊于我们的爱,甚至更甚,因为他们还连带着对我们这代子女的那份爱与愧疚!他们不太会说,只是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表达着自己的爱。
爱是很伟大的,但爱不能解决一切。我们的孩子当然需要爱,需要他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们以及其他人的爱,但他们其实更需要的是引领和教养。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毕竟他们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是要靠自己去打拼与奋斗,去找寻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而我们的父母,由于本身的观念偏差,加上心中只有爱,往往能给孩子的都是溺爱与纵容,而这些对于孩子品性的培养和身心的成长都非常不利。所以把孩子寄养在父母那实在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作为父母的我们还是应该打理好自己的时间,多努力地和孩子一起生活,建立起彼此间的交流与信赖,承担起引领和教养的责任,让孩子真正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成为一个日趋于善的人!我想,既然我们选择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就表明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个准备除了基本的物质,更多的应该是精神层面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