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底层逻辑就是量子三维常数

标签:
教育文化杂谈 |
量子三维常数理论具有自洽性(简约,直观),并能够解释及预测实验现象(数据)。任何系统具有一个连续对称性就能够对应一个守恒量。例如,从时空对称性的角度来看;自由粒子体系具有空间平移对称性,就有动量守恒;保守力场体系具有时间平移对称性,就有能量守恒;向心力场体系具有空间旋转对称性,就有角动量守恒。
守恒量(守恒荷)的空间分布密度就是荷密度;对荷密度进行全空间积分就得到系统的总荷量。显然,如果该体系是一个保守体系(没有任何荷从该系统中流出,也没有额外的荷流入到该体系);则,该系统的总荷量是守恒的。
电荷(具有内禀对称性)体现为全局域的U(1)规范对称性(连续的对称性)。全局的U(1)规范变换是指对场算符做的变换(在场算符前加一个全局域的相位因子);而取任何实数,该系统的运动方程都保持不变;值得注意的是,实数(α)是一个与坐标无关的实参数。
电子(量子化的)是由电荷(具有刚性,体现为信号速度)及相应的电场(弥漫于整个宇宙,体现为超距及纠缠)组成的。电荷可表征库伦力的大小及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电荷共轭(C)是指该对称性涉及用反物质对应物替换系统中的每个粒子。每个带电粒子对其对应的反粒子有具有相反的电荷。奇偶性(P)是指该对称性涉及用其镜像副本替换每个粒子,相互作用和衰变。时间反转对称性(T)是指该对称性要求影响粒子相互作用的物理定律,无论在时间上向前运行还是向后运行时钟,其运行方式必须完全相同。
孤立量子体系的内禀属性与参考系无关(符合洛伦兹变换);这意味着,具有洛伦兹不变性的对称性都可保持CPT对称性。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始终服从该三种对称性的组合,即,CPT对称性。 换句话说,对于孤立量子体系来说,其内禀属性(物理学定律)必须满足CPT对称性。
这意味着,粒子的行为可能与反粒子不同;物理系统的行为可能与其镜像反射不同;物理系统的行为可能取决于时钟是向前,还是时钟向后运行。
但是,时间向前移动的粒子的行为必须与反光镜中向后移动的反粒子的行为相同。也就是说,必须符合CPT定理(组合起来的对称性)。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宇宙是无穷大的,并且宇宙具有核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