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瑞士(2)——苏黎世瑞特保格博物馆的造像(唐-宋-西夏大理金元)

(2012-10-02 15:21:58)
标签:

瑞士

瑞特保格

苏黎世

唐代

天龙山造像

旅游

分类: 国际穷游

除了北朝的那一大堆碑和造像以外,瑞特保格博物馆中国造像的招牌就是天龙山的几座菩萨,并且由于其收藏的形态特别优美而闻名。除此之外,在宋、西夏、大理的藏品也是各具特色,不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极为罕见的精品。让人很是惊奇,不以数量取胜,但放在国内或许都是镇馆之宝,即使中国海外文物流失严重,这可需要怎么样的眼光和能力才能收到这样的藏品啊。真厉害。

 

http://s5/middle/4540cc4bgcafaf4d105c4&690

天龙山的17窟造像正对着金代的观音,从背影来看,17窟造像是整个从原来的岩石上切下来的,倒也没对造像本身产生太大破坏,心里不由感到,水平还挺高的...

 

以下展品的列举仍旧按照上一篇瑞特保格的原则,即以英译为主,同时参考些国内的说明材料。有两座造像觉得年代有些疑问,大家可以一起看看。

 

“唐代天龙山造像”

 

http://s12/middle/4540cc4bgcafaab7cc8cb&690

第17窟菩萨坐像,8世纪中叶

http://s7/middle/4540cc4bgcafab241d116&690

菩萨的侧脸

http://s13/middle/4540cc4bgcafab85de08c&690 手中的宝珠

 

天龙山第17窟菩萨坐像似乎是天龙山所有散落在外造像中知名度最高的。天龙山的菩萨以其迷离的眼神、欲说还休的表情,朱唇微启且呈W形的口型所形成的独特而性感的形象迥异于同时期其他较为正经的造像。而17窟的坐像则充分体现了以上的所有特点,令人着迷。

http://s2/middle/4540cc4bg7ab2ac9f3211&690

第四窟佛坐像残件,700年左右

http://s1/middle/4540cc4bgcafac44d5c10&690

手臂的残缺倒成了一种现代美

http://s7/middle/4540cc4bgcafaca3941e6&690

第14窟菩萨立像,印度风格浓郁,700年左右

http://s4/middle/4540cc4bgcafacf8ea2e3&690
侧面看衣饰与身体完美结合


http://s1/middle/4540cc4bgcafad6fc3ee0&690

下垂的裙摆

http://s7/middle/4540cc4bgcafadc7ec2c6&690

侧照

 

第4窟的坐像和第14窟的立像虽然头部都已残缺,但丝毫不影响其整体的美感,两座造像都在身体和衣饰的紧密结合上形成鲜明的特色。尤其是第14窟立像,虽然印度和东南亚也有类似形态的造像,但并不具备第14窟特有的灵动感,而这种灵动感又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虽然其风格灵感来自于印度,但却从精神层面体现了中国化的特征,这也许是天龙山造像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http://s10/middle/4540cc4bgcafae3194a79&690

第16窟的小鸟之一

http://s14/middle/4540cc4bgcafae97898ad&690

第16窟的小鸟之二

 

第16窟的两只小鸟也来自于天龙山,年代为北齐,与造像相比,其形态为其他北齐石窟中较为常见,应该是洞龛上部的装饰。

http://s6/middle/4540cc4bgcafaeedc2bd5&690
最后这尊头像,标明是来自北齐天龙山,但没有说明是来自哪个窟

 

我觉得这个头像是不是天龙山的也是问题,虽然这唇形有点天龙山的意思,但怎么看也不像北齐或唐的,头饰也不像是佛教的。感觉会不会是旁边龙山道教石窟的?大家可以讨论下。

 

“8世纪初唐代墓门”

 

http://s6/middle/4540cc4bgcafa56a526c5&690

 

这个墓门规模不大,应该是唐代较为普遍的一件作品,但纯熟的线条技艺仍旧给人以很强的美感。

 

“7世纪唐金狮子造像”

http://s6/middle/4540cc4bgcafb1b028aa5&690

唐代铜鎏金造像不少,先选这个了,因为比较喜欢狮子~

 

“8世纪末-9世纪初唐舍利金函”

 

http://s4/middle/4540cc4bgcafb29b86333&690 正面

http://s8/middle/4540cc4bgcafb3036d987&690

棺盖细部

这跑到哪里都是国宝级的藏品,曾经放过佛舍利或舍利子的金函,国内的数量估计也数得上。只可惜缺少进一步的信息,不知道这件舍利金函是出自哪个地宫的。

“疑似6世纪末-7世纪初北齐-隋菩萨像”

 

http://s4/middle/4540cc4bgcafa2b7d3163&690

 

对博物馆这件造像的断代存在疑问。哪里像是北齐-隋的东西,能到晚唐五代已经不错了,感觉是宋的。

“宋代观音造像”

 

http://s5/middle/4540cc4bgcafa62ecc924&690

这表情,一看就是宋的,恬雅知性。本造像为木质,流传至今十分不易,更为珍贵。

 

“11世纪,辽或西夏毗沙门天王金饰板”

 

http://s11/middle/4540cc4bgcafb226f57aa&690

 

这物件从没见过,或许是某个更大型佛教造像群上的?或者是建筑上的?如果是西夏的那就更稀罕了...用途不明,欢迎讨论。 

 

“12世纪大理国阿嵯耶观音”

 

http://s3/middle/4540cc4bgcaf61af67dc2&690

整体形象端庄优雅

http://s9/middle/4540cc4bgcaf6221a9088&690

头胸像

http://s13/middle/4540cc4bgcaf628ac62ec&690

右手和臂钏

http://s3/middle/4540cc4bgcaf62eee0292&690

左手的与愿印

http://s16/middle/4540cc4bgcaf6357ca2df&690
莲花座唐代风格浓郁

 

阿嵯耶观音是大理南传佛教的第一神袛,其造型融合了唐宋观音造像和东南亚佛教造像的特点,如整体身材比例与中原很不相同,更接近于东南亚,但头部、衣饰和莲座则明显受到了中原的影响。阿嵯耶观音如今大多数珍品都流失海外,瑞特保格这座整体身材比例较美国、日本的几座更接近于中原的审美。

 

“12-13世纪金代北方观音造像”

 

http://s1/middle/4540cc4bgcaf5f1f992a0&690
整体形象较为霸气


http://s3/middle/4540cc4bgcaf5f8258562&690

侧面更为霸气

http://s15/middle/4540cc4bgcaf5fe7877ce&690

形象很孤傲

 

金代木质观音在美国博物馆很常见,瑞特保格博物馆的这尊很有气场,非常独特。看样子又像是山西出来的。


“14世纪元代观音造像”

 

http://s10/middle/4540cc4bgcaf64572e299&690

 

古代造像部分以元代这位菩萨为结束。其脸部的做法仍带有古典时期的特点,但整体身材比例较为纤细,注重细部描绘,标志着进入下一个比较缺乏生气的阶段。这也差不多是瑞特保格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造像的时代下限了,又感叹一句,还是挺有品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