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昆明打响消灭文学第一枪
(2009-08-30 12:21:30)
标签:
纯文学滇池报业集团第一枪昆明文化 |
分类: 存档 |
《滇池》要死了!昆明打响消灭文学第一枪
我偶然从一个网站上获知,2009年8月27日星期四,昆明一份叫《都市时报》的报纸,登了一条惊人消息:其中一句话说:“《滇池》、《皮肤病与性病杂志》并入昆明报业集团……”,这个消息,实在令人震惊,又叫人大跌眼镜。
《滇池》是一份什么样的杂志?在很多专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眼中,那可是一份全国都有影响力的纯文学杂志,是中国最好的文学杂志之一。且不说把这样高雅的纯文学杂志《滇池》与《皮肤病与性病》杂志并列有何不妥,就这句“并入昆明报业集团”的话,就足够耐人寻味和“轰动天下”了!
那么“并入”报业集团是什么意思?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报业集团是什么性质?很明显是公司,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运营性企业。它具体做什么事?更不用解释,只要翻看现在那些报纸,看看花花绿绿的广告,再看看日益商业化娱乐化的副刊,有的甚至没有什么副刊,借用某些报业集团领导的话说:文化不值钱嘛,要副刊干什么?那么文学杂志并进去干什么?是把文学做得更好吗?不可能,恰恰相反,是在谋杀文学。
文学杂志并入报业集团公司,九十年代中国一些地方就曾经做过了,早被证明行不通。因为公司只讲利润,根本办不了纯文学,是死路,后来改正,损失很大,早先的基础和人员都流失了。昆明现在还要走这条为人所知的死路,为什么?是目的明确地取消文学,真正是率先在全国打响消灭纯文学的第一枪!
当前时代物欲横流,文化软实力建设不足,价值观混乱,人心浮躁,而纯文学是镇静剂,安慰剂。不是说文学不应该改革一下面貌,而是说政府应该对纯文学事业再作投入,加强管理,促进其自身进行改革。而不是一味的和商业一样走市场化道路。当然,如果整个国家希望读到的是“充满臭铜味道的文学或者低俗一类等等文学”,那可另当别论。
不是什么东西进了市场就会变好,市场不是万能的。美国哈佛还有140多个基金会和研究所呢,都是养着的,高级人才,凭良心和专业精神做事,拒绝市场诱惑,安安心心从事文化与科学的高尚研究。所以,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卖,比如灵魂就不能卖,而纯文学《滇池》,作为一群人身心和灵魂的高地,作为一个地区的纯文学领域高地,难道应该被合并和出卖?
纵观中国的纯文学,不是多,而是太少,很多纯文学杂志确实办得不怎么样。原因很多,投入太少是最大原因,乱指挥、瞎指挥是另一个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就不说了,各人自己去分析。所以,不是把纯文学杂志硬塞进一个“公司”里去,就能解决问题,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更糟,糟到再也没有纯文学,只有炒来炒去的恶俗八卦杂志和低级趣味的庸俗故事。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全丧失纯文学最基本的灵魂与向度。
我个人猜想,以昆明的经济,《滇池》投入也不多,在这种条件下,它还能办得越来越好,特别是近些年,文章质量很好,在全国影响力越来越大,真是难能可贵。《滇池》文学杂志是昆明纯文学阵地的一个优秀品牌,作为昆明的骄傲,连我这个外省人也对它有感情,昆明人为什么对它的生死无所谓呢?
这不禁让人要问:昆明文化人究竟是怎么了?
我作为《滇池》的老读者,从九十年代起,就一直关心它的发展变化,最近几年,《滇池》办得纯正安静,很高雅,以昆明人独有的严肃文化态度认真做事,面向全国,以质量取稿,发表了不少好作品,更是推出不少有才华的新人,在大力倡导高尚的精神生活,坚持了真正的纯文学方向,确实不容易。而现在居然要被合并到什么报业集团,真是让人万分费解和惋惜!
说句实在话,《滇池》是需要改革,需要办得更好,影响更大,全国的很多文学杂志都需要改革,但是,改革却不是把它们并入什么“公司”,这样做太简单粗暴了,太不计后果、太不负责任了,简直就是对纯文学的亵渎。我记得一位文学杂志的编辑朋友说过:赚钱是企业家的事,创造文学的阵地和高地才是纯文学刊物和编辑们的事!
中国现在的体制,纯文学杂志肯定需要政府投资,政府不出钱,谁出钱办呢?非赢利的公益性事业,政府不出钱做谁来做?而且就我国的国策来说,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嘛!我们的经济发展那么好,难道还必须要以牺牲纯文学来弥补经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曹丕曾经说过,文学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人尚且懂得文学的价值和道理,今人难道还要做“朝纯文学开枪”这般愚蠢的事情么?
放眼全世界,杂志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赚钱的流行杂志,中国当然有,文学方面有武侠啊什么的,报刊亭花花绿绿的也都是那类东西。但是,其中很多低俗的也卖不掉。为什么低俗品也卖不掉?因为人是讲精神尊严和精神追求的,低俗是不尊重人,不要以为读者都是低俗的,很多人都向往高雅的好书,而这个群体,才是社会的精神核心力量所在。所以,才有另一种有发行量少还不赚钱的杂志,这一类杂志是园地、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是真正能提高人的精神品质的刊物。说到发行量问题,我不禁要问:数学杂志要发行量吗?哲学杂志会畅销吗?道理太简单,不用多说。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人的高尚精神家园都必不可少。古代中国的皇帝,还要请李太白先生去宫中,听他吟诗作赋,还要骗走王羲之手书的《兰亭集序》,抱着它进棺材。为什么?难道是为钱吗?高境界的精神产品,人类社会少不了啊!古代的皇帝抱着它,死了也才安心。
一切向钱看,会把当前的中国搞乱了,找不到北,严重不和谐,害苦了人,留下无穷后患,所有事情都想当然地公司化,要乱套啊!《滇池》并入报业集团,简直就是瞎扯淡!
一个地区经济要持续发展,文化必然要独立投入,而且要舍得投入,这个道理还要讲吗?
昆明的《滇池》文学杂志并入“公司”,是一个信号,非常危险的信号。昆明我去过,那个地方天气很不错,文化却相对落后。公开出版物太少,只有一本《滇池》文学杂志,一直坚守文学阵地,办得那么好,希望这里的人们要懂得珍惜!做事需要谨慎啊!不能草率。《滇池》能做到现在的水平已经很不容易了。想想昆明城的滇池已经被污染了,这个文学的《滇池》如果真的“并入”公司,就不止是污染,那根本就是面临被消灭,被这种惟钱是举的错误做法彻底“咔嚓”掉!
呜呼哀哉!《滇池》被合并之日,必是昆明文学死亡之时……。
转自云南信息港:http://club.yninfo.com/thread-5090400-1-1.html
感谢西湖笑笑生!请所有有良知的朋友们,请所有真正热爱文学的朋友们,请所有关心和支持《滇池》文学杂志的朋友们,请你们分别在这里和点击进入云南信息港主贴:(http://club.yninfo.com/thread-5090400-1-1.html)发表支援意见。
以文学的名义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