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话词语】从《挪威的森林》谈歌词的意境(黄慕春)

(2010-01-08 10:24:00)
标签:

杂谈



  
  早知道伍佰的大名。也早知道这首《挪威的森体》。早在千禧年那会,就从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里,知道与之同名的歌披头士早就唱过,那么伍佰的与之有无关系,是否受了披头士的启迪,不敢妄言;但是这首《挪威的森林》仿佛冥冥中的一只手,牵引着我最终喜欢上了伍佰,进而喜欢上了几乎所有伍佰的经典歌曲:
                                 
  让我将你心儿摘下
  试着将它慢慢溶化
  看我在你心中是否仍完美无瑕
  是否依然为我丝丝牵挂
  依然爱我无法自拔
  心中是否有我未曾到过的地方啊
  那里湖面总是澄清
  那里空气充满宁静
  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藏着你不愿提起的回忆
  (藏着你最深处的秘密)

  你说真心总是可以从头
  真爱总是可以长久
  为何你的眼神还有孤独时的落寞
  是否我只是你一种寄托
  填满你感情的缺口
  心中那片森林何时能让我停留

  或许我 不该问 让你平静的心再起涟漪
  只是爱你的心超出了界线
  我想拥有你所有的一切
  应该是 我不该问 不该让你再将往事重提
  只是心中枷锁 该如何才能解脱

  (词、曲:吴俊霖)

  站在流行歌曲的角度,歌词写得较有水准。这为我向来坚持的一个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我一向觉得大陆这边一般性的文化修养,无论从电视台主持、流行音乐、普通大众、甚至是泛滥了的作家与收敛过的学者,至少从范围的广泛上比起香港尤其是台湾,质量上差很多。我们的歌手除了几只摇滚乐队,比如早期的崔健张楚唐朝黑豹,还有后来的指南针,以及当今活跃在地下(有理想的就只能地下而上不了我们现在“主旋律”台面),基本上庸俗居多,或是更多。因为他们忘记了摇滚是一种精神,真正的音乐好比真正的艺术,要想永生,必须精神。
  另外,从撰写歌词来说,站在流行音乐角度,我们这边的因为以阎肃为首老一辈“音乐家”讲究的是——旧时唱戏般的“字正腔圆”,似乎对于撰写拥有美妙意境的歌词,就有点不太上心了;而海峡那边的香港台湾,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香港从我所知道的罗文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那一辈起,要么如射雕主题曲《铁血丹心》般的玩古典,要么如西洋颓废派的玩萎靡,一种因为对人生充满另类解读的萎靡,其实是另一种意味的积极向上,当然,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上”;而台湾的许多歌曲,比如早期我喜欢的姜育恒,那首《再回首》就有点《诗经。蒹葭》里遍寻伊人而不见的怅惘甚至迷惘,又有点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很能撩起人的遐思,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里面的深挚与悲怆,也很有“人生如梦”而“不可游戏”的愁思,但王杰的声调很清脆高亢,于是就多少从精神上振起了一点,这种高亢苍凉的意境在张雨生的《大海》里尤为突出,王杰的嗓音清脆,而张雨生却是高八度的清亮。
  但以上所有这些我曾经痴迷过的“星”,他们的歌词都写得让人感觉是在读一首首通俗易懂的诗,别人我不知道,反正当年我这个模仿大家而又能自出机杼的准歌星,拿捏的不仅是他们的唱腔,同时,他们的歌词也成为我最初练习写“诗”的典范或蓝本。
  “为什么道别离,又说什么在一起”与“我是天边单飞的孤雁,流落湖面的水仙”一道,让我伤感,让我欣悦,又让我怀恋。
  就拿伍佰这首《挪威的森林》来说:
  那里湖面总是澄清
  那里空气充满宁静
  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藏着你不愿提起的回忆
  这样有“意境”的歌词,我想许多大陆的创作歌手,就需要学习,包括一向有点“严肃”的阎肃老师,他们与很有肺活量的徐沛东老师一样,只能欣赏“再活五百年“的浮词滥调兼宏大叙事,与真正的相对抒发个人真实悲欢的某些台湾流行音乐,可谓风马牛而说不到一块去。
  与迪克老爹一样,伍佰有许多歌是很难唱的,比如那首很疯魔的《上瘾了》,很劲爆的《爱情的尽头》,很温婉又带着点顿挫与沧桑的《突然的自我》,听的多了,都能在心灵深处,形成一道特有的风景犹如他的《泪桥》,但伍佰有时写点轻倩的轻摇滚式的《一路上有你》,宛如苍凉大漠里的淡雅绿洲,旋律舒缓,意态悠然,格调清新,也真有古诗十九首般“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西北有高楼》)的韵致,令人往复低回、咏叹不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