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蒙氏幼儿园的理由
(2014-04-10 15:07:38)
标签:
育儿 |
分类: 倾听阿薇 |
(注:本文专指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其他的蒙氏本人并不了解,不敢评论)
从女儿没有出生,我便下决心要上蒙特棱利幼儿园。女儿上幼儿园前,有几位非常贴心的朋友便关切地提醒:千万别去。与现行的教育不能接轨,孩子会受罪。
无独有偶,这两天又有朋友因为选择蒙氏园被好心人劝戒。朋友打电话来咨询。其实我还真没有认认真真地想过选择的理由。现在看来,或许有必要想一想。
1.许多人说蒙氏园不教东西。
这是完全的误解。我是个粗心的妈妈,其实没有完全弄清他们的课程设置。不过从女儿回来之后的表现我可以推断出一些。A.女儿两岁十一个月入园,还不会自己穿上衣、系扣子。一个月后,女儿回家后给我们表演如何穿衣服、系扣子。B.阅读。女儿在没上幼儿园之前就有读绘本的习惯。没想到蒙氏园也有。C.手工。女儿非常着迷这部分。有一阵子每天都带着小飞机、小手枪、小兔子之类的手工作品回来。D.涂色。女儿涂色工作也比较多。从开始用笔乱涂,到后来有意识地将色涂到线框里,从用单色涂到可以将一张图分几种色来涂。E.美术。据我的观察。蒙氏的美术课的不同之处是,不教孩子画“苹果大鸭梨”,而是教孩子使用各种工具来画自己想画的东西。F.音乐课。从女儿的表现看,蒙氏没有教具体的歌曲之类的,而是让孩子学着感受音乐的韵律。G.体育课。女儿在家里也常常教我们做做操。可能孩子还太小,所以体育课的其他内容并没有从她身上体现出来。H.概念课、主题课。这部分内容很多。女儿也常常在家教我们。比如认识色彩、形状、节日、学习学校的规则……I.家政课。从女儿的老师微信上看到,大孩子还学拦豆皮丝。J.安静练习。很像打座,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冥想。让身体安静,让内心平和。K.社会实践课。女儿去过博物馆、邮政局等地方。回来后,女儿常常提笔给奶奶写信、指着路上的邮政车说那是邮局的车。
我说不完全,总之,要学得多了去了。
2.许多人说蒙氏园的孩子没有礼貌。
得到别人帮助会说谢谢,伤害了别人能说对不起。算不算礼貌?女儿不太会跟人说再见,但似乎不是女儿没有礼貌,而是或许情绪不好,或许面对一个陌生的人。当然,女儿才三岁多点,强求她礼貌周到我觉得不大可能。在礼貌的教育上,我觉得蒙氏园比普通幼儿园更全面周到。
3.许多人说蒙氏园的孩子没有规矩。
我觉得恰恰相反!蒙氏园里有非常多的规则。我想中国人对“自由”这个词有着巨大的误读。严复在翻译英国思想家约翰·穆勒的著作《自由论》时,将名称译为《群己权界论》,这其中是有原因的。“首先他认为中国世俗观念上的自由,与中文‘自由’二字本义是有区别的。中国世俗所言自由,常含放诞、无所忌惮等贬义。中文‘自由’二字的本义应是‘不为外物拘牵而已’,没有贬义,也没有褒义。其次他认为,要实行穆勒所说的自由,必须首先明白群(集体)与己(个人)的权利界限,明白(己)在‘群’中什么地方可以自由,什么地方不可自由。基于这两个原因,严复在书名上避去“自由”二字,而冠之以《群己权界论》之名。”(引自《图书馆学论文集》潘玉田
著)蒙氏园同样,是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度,但这个自由并不是“无法无天、胡作非为”。他们是以“不伤自己、不伤别人、不伤害环境”为基本原则的。
4.许多人说蒙氏园与小学教育无法接轨。
这个,老实说,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不知道。但是,我想选择常常是这样的,你得明确你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你觉得蒙氏园的教育理念是你喜欢的,是你认可的,那么与小学的教育接不接轨又有多大的关系?你明明知道把孩子按在教室里填鸭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为什么还惧怕选择一种对孩子有益的教育呢?
5.老师
别的老师我接触不算深入,但从女儿班上的几位老师身上,给我的感受是:她们真的很爱孩子,也真的很懂孩子。此其一,其二是对家长来说,其实是一个难得的自我认识和提升的机会。记得第一次被老师约谈,还真有点小紧张,不知道要谈些什么。老师从孩子身上发现了问题,与我们进行了沟通,让我们知道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第三方的眼光让我们更明晰自己存在怎样的问题,改变自己是改变孩子的途径。
6.环境
外部环境,已经在那里了,不多说了。可能有许多人会担心孩子混龄编排会受欺负。看了这几个月,我想是这样的,无论在哪里可能都会有“欺负”事件发生。关键是,孩子被欺负后,作为那里的“法官”——老师做了什么。我看见,他们会安抚伤心哭泣的孩子,然后带着孩子去找实施欺负行为的孩子去讲理。他们没有批评指责任何人,而是告诉他们,什么行为不可以,你需要道歉,而你有权利要求道歉。我想受“欺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不到公正的处理。
7.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活动
在一群孩子里,你可能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状态,那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孩子身上带着家庭环境的信息,所以才有如此不同的状态。教育这件事如果只是凭借学校的教,其实是有些力不存心的。我在蒙氏园里也看到有些孩子会说非常非常难听的话,也会打人。我觉得那不是蒙氏的错,家庭环境才是主因。我也听说有孩子在蒙氏园里不肯“学习”,可能有人会归罪于蒙氏不强迫孩子上课,我觉得那也不是蒙氏的错,审视一下家庭环境出了什么问题?
教育这件事说到底,我觉得是父母要不断地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蒙氏不仅在教孩子,还在教父母,当然,老师在教,还得看父母有没有学的兴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