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道德
(2009-10-14 03:50:47)
标签:
随笔/感悟杂谈内心原创 |
分类: 倾听阿薇 |
友人对道德这样理解:胜者为王,只有赢家才有权力讲道德。面对友人颇有些慷慨激昂的论调,我一时哑然。是啊,现实不正是如此吗?站在高处的人才有话语权,无论他讲出的是什么,我们不常常只剩下听的份儿吗?然而我并不信服!大脑却不由得跟着现实转动,无从跳出友人那番言论的圈子。
凌晨,梦中警醒时,又记起白日里的论争。道德是什么呢?它不是柴米油盐,也不是房子车子,它大约是一种永恒吧;它不隶属于任何生物,也不依存于任何物质,它大约是一种永恒吧;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是哈巴狗,不是马屁精,专为当权者撑门面,它大约是一种永恒吧,无论输家赢家、贫者富者,道德都会做出相同的审判。之所以现实中有相异的对待,那不是道德发生了改变,而是人和社会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恶果。
如果赢家就是道德,那么富人犯罪就不是犯罪,就应当逍遥法外吗?穷人犯罪就罪大恶极,就要严惩吗?岂不知还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说,而现实的不平等并不是道德的法码有所偏好,而是不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所造就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恰恰说明的不是赢家的道德,而是所谓赢家的不道德!
孔乙己老先生曾经说,“偷书不算偷”。偷显然是不道德的,无论偷什么,只要人的意念里有“不告而拿”的想法,那便是不道德的思想,付之于行动,那便是不道德的行为。网络上也有过偷虚拟游戏币的案例,也有人使尽手段盗取别人的信息,所偷之物虽然都是无形的,却也得冠上不道德的帽子。最近有一款游戏专以“偷”为乐,似乎要赋予“偷”以正义的身份,如同鲁迅先生所讽之孔乙己一样,这些游戏制造者不是缔造了新的道德,而是颠倒了黑白,混淆了是非!
如果说经济算是评判赢家的一个条件,那美国当算赢家!而这个国家曾经给多少弱者带来了战争,令多少人流离失所?能说美国就是道德的代言人吗?如果说权力算是评判赢家的一个条件,那克林顿当算赢家!而这位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的拉链门事件也未必就成了道德的典范吧!如果说肤色算是评判赢家的一个条件,那白人当算赢家!他们不也在不断地反思过去吗?不也在将那些种族歧视之类的非人道行为拨乱反正吗?
社会的进步是要依靠永恒的道德,但道德并不以社会形态而改变。它是永恒不灭的存在,就即使人类消亡,地球毁灭,道德仍然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