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08-12-13 23:28:07)
标签:

学校教育

育儿

教育

内心

杂谈

分类: 教育思索的碎片

从小伴着一种噪声长大,那声音来自妈妈铲锅底。每天吃中饭时,妈妈都要很悠然地端着米饭锅,手拿木铲子,坐在电视机前认真地清理粘在锅上的米粒。那声音可以持续五分钟。爸爸总是抱怨妈妈:老是在要听电视关键性的话时制造杂音!我们也跟着反感地斜眼。而妈妈永远都是带着歉意地哈哈大笑,手里却继续她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她从没有因为这些埋怨和不满放弃锅里的任何一粒米。

前些年,家里生活困难,妈妈自己蒸馒头,笼屉布上难免粘上些馒头皮。我们兄妹四个都被命令过,用小铲子把笼屉布上的那一点点馒头皮铲下来吃掉。这活儿又无聊,吃起来又无味,我们四个也都极为厌恶干!家里还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吃完米饭炒菜要用开水再涮一下碗里的油。也是妈妈的要求,美其名曰:如此又不浪费,又好清洗。这也曾经是让我们很头疼的事情。

我的妈妈是真真正正的农民,她没有大道理可讲,只用一句来总结自己的所做:别糟蹋粮食,造孽呢!

上初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一位很有个性年轻人,他想用他的方法去教育一班真正有理想有文化(别误解了这个“文化”,能够背几首唐诗,能之乎者也地摇头摆尾那不叫文化)有道德的人,但他失败了。因为学校不认可看不见的道德,只要求能挂在墙上的分数。可我相信,那一班学生肯定记得他重复做了N次的事。每天早晨,在教室的垃圾桶那里都有几块没吃完的饼。班主任在上课前会找到饼子的主人,要求他捡起来。班主任把饼掐掉脏的部分再一分为二,他和饼子的主人一起吃掉。之后,班主任不忘告诉我们他是农家子弟,农民种粮食不容易。

工作后,在外面吃饭的次数多了。渐渐习惯了餐桌上的铺张浪费,节约反而变得不够光明正大,便也学会了在碗里剩饭。有那么一天,与我极为要好的哥们同吃。他竟然要求我把碗里的米粒吃干净。其实也就是碗边上黏着数个被铲断的半粒。他说他的父母是种稻子的农民,那每一粒都收得不容易。

之所以想起这些片断,是因为在我准备睡觉的时候发现花盆里有小半块饼子。这是今天来我家的一个七岁男孩的杰作,令我很不安,不安到难以入眠。我不想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饭吃,可是真的有很多人没有饭吃。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据我所知,男孩的妈妈是老师;据我所知,男孩的妈妈教过他《唐诗三百首》;据我所知,男孩的妈妈很注重对他的教育。但是,从男孩的行为来看,他也许会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却并不是真正理解诗的含义。也许他理解诗的含义,却并不知道那应当是用行动来做出回答的。

结婚后,我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继承了妈妈衣钵。铲锅里的米粒时,我也常常想这烦人的声响原来蕴含着最朴素的道理,最有效的教育。正是身边的农民不断地用自己的言和行教会了我节约,这远比背一首诗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