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耐心等待孩子的敏感期

(2008-06-01 08:32:44)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教育

学校教育

育儿

分类: 教育思索的碎片

侄子嘟嘟五岁半,数数仍然只能数到29,电话号码也记不住,今天教会了,过两天不问他,又忘了。为此,一家人都跟着心里发急。想尽了办法,引诱他学习,往往是嘟嘟在一片茫然中逃离现场。

丈夫常常在我面前说,他的外甥两岁就会数数,不到三岁就会给家里打电话。有了这样的比较,我心里更是难受和担心。

有一天晚上回娘家,嘟嘟兴奋地跑来要和我玩扑克牌。我也很高兴,心想借此可以帮助他建立数的概念。我们一人一撂牌,一人出一张比大小。我发现他分不清大小,就试图给他讲,开始时他还配合,一会儿的工夫,他开始有为难的表情,当我问他什么数比11大时,他低着头,努力想,却想不出来的样子。这时,他的爷爷奶奶也着急了,在一旁启示、发问。嘟嘟顶不住了,宣布不玩牌了。

我沮丧地认为这孩子不是学习的料,都这么大了还搞不清数字大小多少。躺在床上读孙瑞雪女士的《爱和自由》,她讲到孩子的敏感期。我突然意识到,嘟嘟对数字的敏感期还没有到,而不是他太笨了不会数数。

仔细一回想,我很同情嘟嘟处境。在我自己小的时候,有一段关于学数字的记忆很深刻。我大概也是四五岁,每天晚上爸爸都要拿我当杠铃似的举几下,一方面锻炼了身体,一方面又可以教我数数。他每举高我一次,我就数一个数。开始时,我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但时间长了,却成了我的心病和负担。因为我只能数到19,再往下不能数。虽然爸爸教我下面一个数是20,可是20这个数在我的脑袋里总是不出现。每次到19就卡住了,20怎么都蹦不出来。爸爸就很气恼,后来就显得很无奈。我也在这种情绪中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不敢在爸爸面前数数。

过了不知多久,由于我们要搬家,举我的游戏停止了,数数的压力也消除了。突然有一刻,我顿悟了!真的是突然之间的一种感受,我明白了数字的规律,然而我仍不自信,害怕自己又错了,便悄悄告诉二哥,我会数数了。清楚地记得,二哥在凌乱的屋子里找了张凳子坐下,静静地听我数,我竟然一口气数到100。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人是有个体差异的,这种个体差异又正是我们不同于他人的区别。而这种差异也决定了,孩子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不同步。

强迫并不能让孩子真正学到知识,只有他当“开窍”的时候,你所讲的才能被他吸收。

强迫只能让孩子对知识感到恐惧和压力,或许会使他对这一方面的知识产生一种屏蔽,继而变成学习障碍,让他的敏感期永远无法到来!

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孩子也是有思想的人,不是一只鸭子,你填什么进去他都能接受。尊重孩子的学习规律,给他宽松的环境让他自己探索,我们应当做的是,在恰当的时候引导他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