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析贺拉斯《诗艺》的文艺思想及蕴含的折中主义

(2010-09-17 20:49:03)
标签:

杂谈

 

摘要:贺拉斯《诗艺》是西方文艺理论经典著作之一,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自己的文艺思想:关于文艺的本质问题,他继承了传统的模仿说,又追求创新;关于文艺创作问题,他为当时文艺创作确立借鉴原则、“合式”原则、理性化原则、寓教于乐等;关于作家修养问题,他要求作家要有德性和知识,要天才和勤奋兼备,要端正创作态度。这其中也反映出相当强烈的折中主义的倾向。

 

关键词:贺拉斯,诗艺,文艺思想,寓教于乐,折中主义

 

一、    贺拉斯《诗艺》的文艺思想

 

贺拉斯《诗艺》是西方文艺理论经典著作之一,它上承亚里士多德《诗学》下启古典主义传统,在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因为它的这种中间地位和角色,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就很不彻底,反映出相当强烈的调和的折中主义的倾向。

贺拉斯的《诗艺》严格按照当时的所谓的三分法:诗意论,诗法论,诗人论,诗意篇,是关于诗的内容和一般原则;诗法篇,是关于诗的体裁、技巧和创作规律;诗人篇,是关于诗人的修养和责任。这三个大问题又包括了若干个小问题,如在诗意方面就有统一、朴素、适当、完美等四个方面;在诗法方面有论题材,论词汇,论体裁,论台词,论传统,论创新,论剪裁,论性格,论情节,论歌队,论音乐,论谐剧,论悲剧,论格律,戏剧史等问题;在诗人篇,有思想修养,铜臭害诗,寓教于乐,瑕不掩瑜,诗有如画,力争上游,诗人的任务,天才与艺术,阿谀的赞扬,善意的批评,佯狂的诗人等问题

他的《诗艺》制定了许多写作规则,总的倾向是以理性来约束、节制创作。贺拉斯认为在选材上,袭用旧的题材和质料以求稳健妥帖;题材的处理方式上,着眼于守成的倾向,遵守古人的传统;语言问题上,则要顺承时代的步伐,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词汇,亦可入诗,甚至是为表示新事物造出属于前所未有的字词来。

贺拉斯《诗艺》中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关于文艺的本质问题,他继承了传统的模仿说,又流露出表现说的信息;关于文艺创作问题,他为当时文艺


创作确立借鉴原则、“合式”原则、理性化原则、寓教于乐等;关于作家修养问题,他要求作家要有德性和知识,要天才和勤奋兼备,要端正创作态度。“借鉴的原则”、“合理的原则”、 “合式的原则”相并列,是贺拉斯所提出的“古典主义三原则”。

 

二、《诗艺》文艺观点与折中主义的体现

(一)“古典主义三原则”

1.借鉴的原则  贺拉斯认为,“摹仿”是古已有之的,“一首值得称赞的诗究竟是自然的产物还是艺术的产物,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他所谓的“摹仿”与以往的不同,他一方面承认“摹仿自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摹仿前人的创作”。即借鉴原则,文艺摹仿古典,既有继承又要创新。

    2.合理的原则  “合理的原则”主要是指内容、情节的安排要恰如其分。他对文学创作的理性要求,使得他特别重视作品对生活实际关系的揭示,重视作品的辉煌的思想和恰当的人物刻画。

3.合式的原则  “合式”的概念可以导源于苏格拉底对两种“和谐”的区分,即符合主观目的性的和谐。贺拉斯的“合式”,主要是指艺术作品的各个部分要同整体构成“恰当”、“得体”的对应关系,以保持内在的秩序和结构的整一。在“合式”的问题上,贺拉斯并不排斥艺术的创造和虚构。后世的新古典主义者常常使“合式的原则”成为一种僵死的法则,而贺拉斯的“合式”主要是强调艺术创作中的“节制感”。因此他认为“合式”或者“虚构”都有一定的限度,这限度就是欣赏者的“高雅的趣味”。

 

(二)“寓教于乐”原则

“寓教于乐”见于贺拉斯的《诗艺》。“寓教于乐”是《诗艺·诗人篇》最突出的内容。他明确提出:“诗人的目的在于教益或在于娱乐,或者在诗中使娱乐和教益相结合”;但是惟有“寓教于乐的诗人才博得人人称可,既予读者以快感,又使他获益良多;这样的作品可以使书商腰囊饱和,使作者扬名海外,流芳后世不湮没”。

贺拉斯在《诗艺》中推崇的“寓教于乐”的观点,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古典主义的批评理论。古罗马著名的艺术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写道:“诗人的愿望应该给人以益处和乐处,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审美活动以教育为潜在目的以娱乐为美学手段,回避赤裸裸的思想说教、道德教诲,只有创造具体而独特的理想性格和意境空间,才能打动人的灵魂、激荡人的情感,在心灵解放与快乐的无意识之间,人的品格、精神和思想在悄悄地美化。

 

(三)折中主义在文艺观点中的体现

1.借鉴原则  首先贺拉斯对待模仿和创新的问题上采取了调和折中的态度,他既想能够在希腊光荣传统的笼罩下努力吸收其一切优秀成果,也想在这种强大光环的笼罩下能够有所创新。所以他既提倡学习希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内采取调和的做法,提倡创新。

2.作家修养  在天才和技巧的问题上,贺拉斯也表现了一定的调和立场,他既不赞成柏拉图的灵感说和迷狂说,也不完全赞成亚里士多德忽视天才和灵感的偏颇做法,而是采取了折中的态度,既强调天才的重要性,也不忽视训练的必要性。他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在竞技场上想要夺得渴望已久的锦标的人,在幼年时候一定吃过很多苦,经过长期练习,出过汗,受过冻,并且戒酒戒色。”这就把天才和艺术(训练、苦学、坚忍)较好地调和在一起了,从而比较合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3.艺术的功用  贺拉斯推崇的“寓教于乐”原则成功地把文艺的审美功能“娱”和认识教育作用“教”成功地调和在一起,“揭示了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和认识教育作用的关系” 。在贺拉斯的系统中,“教”和“娱”并不矛盾,而是二者可以很好地并存,共同为社会服务。当然这也是他文艺观折中主义的一个反映。只是这个折中已经带有了辩证法的味道了。

 

三、贺拉斯文艺观体现折中主义的原因

(一)时代背景

  贺拉斯的《诗艺》就是罗马诗坛繁荣,理论争辩下的产物。贺拉斯的文艺理论思想肇自希腊化时期的新诗学,他承袭了传统的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但在摹仿之外, 又重视创造, 强调凭借想象和虚构。“新诗派”的提出,是针对当时古罗马诗坛上“复古派”和“亚历山大里亚派”的两种不同主张。“复古派”主张不要希腊传统,而以罗马本民族的古拉丁语诗歌为典范;“亚历山大里亚派”倾向于阴柔、感伤,表现个人的私情,迎合大众的趣味。贺拉斯力图进行文风的改革,主张学习古希腊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一种健康的新诗。

而处在“白银时代”,一个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转折性的过渡时期,各种观念新旧并存、鱼龙混杂,存在着取舍上的困难和判断上的不一致甚至是一些矛盾之处,可以说贺拉斯在《诗艺》中的折中主义也正是这种大的社会环境影响的一个结果。

(二)理论渊源

 贺拉斯对艺术活动本质的看法主要继承亚里斯多德的看法,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传统。“陶冶”即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庸、适度来解释的,这种解释也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整个思想体系。,在《诗学》中反映的中庸和折中的思想在贺拉斯的思想体系中当然也必然会有所反映。

 

 

参考文献:.

[1]贺拉斯.杨周翰译.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翟洪涛.贺拉斯〈诗艺〉文艺思想新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

[4]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5]多米尼克.塞克里坦.艾小明译.古典主义[M].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

[6]张玉能.西方文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王焕生.古罗马文学批评史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9]邹英.西方古典美学导论[M]东北师大出版社,1998.

[10][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