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厚度——读书进行时: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2013-01-09 19:44:43)
标签:
人生的感悟诗词中主叶嘉莹读书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 |
人生的厚度
——读书进行时: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一)
一直认为,人生既有高度,也有厚度,如果二择其一,厚度更重。当然,厚度包括你的经历,包括你的思维界域。就像词的厚度,如我们读到冯延巳的“懒起画蛾眉”,可以联想到屈原对美好道德的追求,这就是词的厚度,你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人生同样是有厚度的,你的举手投足,在无意之间,都会显露你的追求,你对人生的感悟。
人生的高度是外在的,对于人生来讲,却不是必须的。而人生的厚度却会决定你人生的质量,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好比“奉旨填词”的柳七变,虽然一生颠簸流离、穷困潦倒,在词的领域,在人生感悟的境界,绝不会“流入尘土”,即使在少人填词的今天。
(二)
为写博者定义。
所谓的理想者是坚持追求的人,不会随波逐流,不会人云亦云,放在任何时代。
坚持写博者一直会坚持写点社么。写出来,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字,都表现了你当下的思索,你当下的情绪,而这些东西,在无形之中,蕴含着你的一切。你的人生的厚度,正是经历着这一次次的思索,在一层层的叠加。
当然,写出来是要冒风险的,你的思绪,你的追求,暴露无疑。
可是,有这样的人,虽有风险,却在所不惜,正是在这种可能的暴露中,思考着自己,思考着人生,努力增加着自己的厚度。甚至学着曹公攻打西凉时,冰寒的夜晚,一盆盆的冰墙泼水,试图抵御白袍将军的铁蹄攻击。
(三)
优秀的诗词,其中的每一个字词,都可以引发我们的合理联想。当然,优秀的词人,他所使用的“语码”,是我们整个传统文化的“语码”,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理想和抱负。如中主的“菡萏”,辛公的“倚天长剑”,王沂孙的“骊宫夜采铅水”,通过他们,可以让有着深厚文化储备的人读到自己的意境,其实,何尝不是在展示着作者当时的心境,人生需要显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码,那是自己的语言,那是自己的经历。只有类似经历或思考的人,才能够看懂。
(四)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所谓人生的厚度,也只为知己者开放。浅薄者只能看到浅薄,深厚者自会看到深厚。
任何心怀理想者都没有悲哀的必要,大不了学学丧家如孔子,“待沽者,待沽者”,边吟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