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策略的学习条件

(2009-11-09 09:55:30)
标签:

考研

策略

生成性

认知行为

维特罗克

杂谈

 

学习策略的学习条件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面我们分别对两类条件作简单介绍。

内部条件

1)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

学习策略的应用与它所加工的信息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策略的应用离不开被加工的信息本身,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应用适当的加工策略。当学生遇到不熟悉的事物,策略应用就明显的存在问题,记忆效果也较差。因此,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是策略学习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2)学生的动机水平

早期研究表明,告诉学生某些有关学习方法的规则,就可以使他们掌握该策略,提高学习成绩。后来的研究表明,学生仅记住论述学习策略的小册子中的条文,并不能改进他们的学习。只有当外来的指导被学生接受并改变他们的信息加工过程时,才能改进学习。而且策略性知识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作为一种概括化的策略能力迁移到与原先的学习任务不同的新任务中去。进行这样的学习,若学生没有强烈的要求改进自已认知加工过程的愿望(即学习动机),是难以奏效的。
国外有一项研究表明,学生的动机决定他们选择什么策略,并决定他们使用这些策略的效果。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机械学习的策略,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有意义的和起组织作用的策略。动机强的学生倾向于经常使用他们习得的策略,动机弱的学生对策略的使用不敏感。

外部条件

1)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是影响策略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关于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二种对立的观点和方法。

第一种观点涉及直接训练还是间接训练的问题。许多人认为策略可以离开教材内容单独训练,因此在许多国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专门训练思维方法的程序。也有人认为,策略不能离开教材内容单独训练,而必须通过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策略学习以与教材内容学习相结合为宜。例如,在教授外语单词的同时进行记忆方法的指导。

第二种观点涉及一般策略与特殊策略的训练问题。有人认为一般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非常有效。由此而导致认知心理学家强调一般思维策略的训练。此后通过专家与新手解决问题的差异的比较研究,发现专门领域的知识和策略比一般解决问题的策略更有效。心理学家在认识上有了一次重大转变,强调策略训练不能离开专门领域的知识和特殊策略的学习。因此对脱离具体学科进行的一般策略训练持否定态度。

第三种观点涉及通过规则运用进行策略训练或者是通过实例进行策略训练的问题。在传统上,学校通过规则的运用来教会学生有关策略或思维方法。但研究表明,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实例并将自己的解答过程与专家的解答过程加以比较,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许多心理学家强调应采用有指导的发现法进行策略教学。因为纯粹的发现法太费时,而且许多策略不可能被学生独立发现。单纯的规则讲解与练习较难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指导的发现教学法吸取了两者的优点,避免了两者的缺点。所以较好的方法是:先提供策略应用的实例,通过师生讨论,共同归纳出有关策略,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策略应用的练习。

2)变式与练习

促使学习学习策略最重要的教学条件是在相似情境和不同情境中的练习。这些练习必须有连续性,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系的练习,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转化。此外,练习还必须有变化,只有经过在变化的情境中练习,学习策略才能获得迁移,才能灵活运用。这两种练习对于学习策略的学习至关重要。

3)一套外显的可以操作的训练技术

学习策略是个体对自己的内在过程的调控活动,很难从外部直接观察到,但是它仍然可以在个体的认知行为中得到反映。反过来,如果我们把学习策略转化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来控制学习者的认知行为,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培养学生的良好认知或学习习惯,改变其不良的认知行为或习惯,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

了解了上述影响策略学习的内、外部条件,教师在策略教学时就可以据此进行教学设计,创设有利于学习的内、外部条件,排除或弥补不利因素,使策略教学收到最佳效果。

七、学习策略的培养

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1.学生根据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及学习目标等,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即通常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研究者们发现,同样一个策略,年长的和年幼的,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用起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写阅读提要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对幼儿则可能相当困难。

2.教会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如:写提纲、画示意图、向同伴讲授内容等。

3.让学生在运用某一策略时,知道自己为何用此策略及如何应用。

4.培养学生的个人效能感。我们不能忘记成绩和态度之间的关系,学生可能知道何时与如何使用策略,但是如果他们不愿意使用这些策略,他们的一般的学习能力是不会得到提高的。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相信使用策略会影响他们的成绩。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的策略的效力。有些策略训练课程必须包括动机训练。学生应当清楚的意识到一分努力一分收获。教师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在学生学习某材料时,要不断向学生提问和测查,并且根据这些评价给学生定成绩,如此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并感到使用学习策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八、生成性学习(generative learning)

 

生成性学习的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 

 

生成性学习是一种强调积极整合新信息于已有图式的理论。结构主义方法论的一个主要假设是所有的学习都是“发现”,即使我们告诉学生某件事,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心理加工,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生成性学习策略是要教学生一些具体的心理加工新信息的方法。例如,可以成功地教学生对所学材料提问题、作总结和类比,教学生讲解他所听到的内容。这些生成性活动都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维特罗克提出,如果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他们的理解就会增强。这些表象可能包括图形、图象、表格和图解等,这种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需要对你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加工,你不是简简单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是要改动对这些信息的知觉。把你所学的信息和你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个理解。

 

你是否注意到,当你逐字逐句学习课文中的材料时,你并没有真正理解你正在学习的东西。比如说你为了应付考试中的名词解释而死记硬背某个定义,而一旦考试稍微把题型一变,你还能答出这个题目吗?如果你不是逐字逐句地学习课文中的信息,而是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个定义、并且想出一些例子,那么你是不是有可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呢。

 

维特罗克列举了一些总结阅读材料的方法。他强调不要从书中寻章摘句或稍加改动,而是要产生:①课文中没有的句子;②与课文中某几句重要信息相关的句子;③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