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武汉方言之“苕”
(2013-09-25 18:25:24)
标签:
转载 |
分类: 民勤方言研究 |
http://img.blog.163.com/photo/URzNq16nduZ14qk2XnN_jg==/2874985412122934715.jpg
说起苕,湖北人都知道。但是对于外地人来说就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北了。其实这武汉方言里的苕,就是北方人说的红薯。就是这玩意,在武汉却还另有其意呢。
武汉人嘴里不时冒出的“苕”这个字眼,在通常情境下,它的意思是指某人“呆”、“傻”,比如说:“喂,那个拿报纸的,站捣、站捣(站住),喊你这半天像聋了似的,你的手机还在台子高头(上面),再不拿别个拿了就莫怪我啊,娄里娄七(马马虎虎)像个苕样的。”如果在“苕”的前面冠以“蛮”字,那就又上升了一个级别,按武汉人来说,那就是苕汀了头(傻过了头):“不消再说他了,那个伙计苕头苕脑的,你要是跟着他混,我看你也蛮苕唻,不清白吧?”
这“苕”字还灵活多用,当组词为“苕货”的时候,相当于北方话里的“傻子”、“笨蛋”,上海话里的“十三点”。
至于说,“苕”和“苕货”是在什么时候成为武汉方言却无从考究。查阅资料,可以得见的唯有在清光绪六年所著的《鄂垣竹枝词》中有这样的注云:“俗呼山薯为韶,人之蠢笨者即称为韶家伙。” 又比如在清宣统元年,在《欢迎铁路代表纪事竹枝词》中也可得见:“俗语谓大冤桶为大苕货”。
在民间还有一说就是江城周边自古就盛产苕。说到吃苕,武汉还有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生苕甜,熟苕粉,夹生苕---冇得法。”(冇即没)仔细想想,把苕的各式感觉和人的性格结合起来,还是蛮形象的:“伙计,你莫样(怎么样)这苕嘞,说了这半天你还是冇懂,算了,不跟你这个夹生苕说了。”
除去上述,“苕”字在武汉还可以是亲昵的,比如男孩对她说:“你到底喜不喜欢我啊?”“嗯~,你莫样还不晓得?真像个苕样的。”别样的风情就这样自“苕”字中婉转而出。
原来,“苕”除了吃,还可以那样比喻,也还能这样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