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乐 |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大赛折冠 名师品鉴 高人指点----凡此三者,但得其一,便可一步登天。况且我们今天要谈的这位当时正处于年轻俊美的18岁。(博客照片即是,绝对明星!)-这就是意大利日后享誉世界,被称为整个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的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1960年,刚刚成年的他在以艺术水准著称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无可争议的获得冠军。20世纪肖邦演奏权威鲁宾斯坦时任评委会主席,居然在听了翩翩少年小波的演奏之后,顾谓左右而言:论技术,吾辈中何人可与之论乎!
换做普通人,如得此殊荣,将会如何继续人生的下一步呢?
君不见,多少年少轻狂者,一朝但得虚名几许,便立即出片巡演,将刚刚修炼来的功力转化为商业价值,在尚未成熟之时便过早的享受舞台的光环,大家只要想想历年获得各种比赛名次的神童们大多数最后都是什么结局,就会知道 “伤仲永”这三个字的含意所在了。
波利尼在结束比赛之后,也曾经风光了好一阵子,但是仅仅过了几年,他就决定要淡出舞台、潜心苦练——并拜在意大利著名钢琴大师米凯朗基利门下重新学习手指触键等技法。米大师一向以近乎苛刻的完美而著称,极少录音,是个典型的音乐隐士,据说对波利尼的要求是8年不许公开表演,不许出唱片,而且要在严格钢琴训练之外重新上大学,接受普通高等教育,选择非艺术专业(最后主修的是物理专业),波利尼再度学艺这一退就是8年。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他,标准的明星脸,充满才气,20几岁,号称小神童,会放弃你所暂时拥有的一切而去从一个普通大学生做起,放弃所有名利在你人生最黄金的时间去刻苦练习8年吗?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论各方面内在外在条件远不及波利尼,但是论曝光率,论却远高于波利尼的所谓艺术家呢?我们中国两位最受世界瞩目的钢琴青年应多以此为鉴啊。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波利尼是这样说的:“根据我近年的观察,现代的年轻音乐家基本上有两个趋势,一种情况是很多的音乐家没有什么演出的机会,而另一个情况是少数演奏家获奖以后就忙于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应接不暇,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我认为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让年轻的音乐家一方面有机会演奏,一方面有更多的时间拓展自己艺术上的造诣。”
真正的艺术家乃是耐得住大寂寞,忍受得住大痛苦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把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浓缩并释放在艺术作品中引起全人类的共鸣,磨炼来日方长!
波利尼重返舞台的时候,已经接近而立之年,在舞台上他已经由当年的那个神童无可争议的修成了一代钢琴大师……
在此附录这位小帅哥现在的模样,我们谁都早晚有这一天消灭了外表的界限,这时候真正看的就只有内心了。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花絮:
10月4日的波利尼首次访华独奏音乐会我期盼已久,整个看演出的经历一波三折,颇具戏剧色彩!我与汪杨先是各取500大元作为票资,开场前与众黄牛纠缠,奈何价格高居不下,竟不能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不料交涉间竟忘了开演时间,按西律,晚到者只能中场进入,就在我俩与众烧友一筹莫展之际,忽得一小黄牛上前告知,可搞到中场票进入,要价200,反倒提醒我等不可放弃,定要自寻中途退场者票根进入,能看下半场也未尝不是件!至少能听个李斯特的冷门曲目。中场钟响,果有附庸风雅者难耐勋伯格音乐的不符合主流审美性而出者,我辈蜂拥而上,半赠半抢似的将票根拿下,方得入场。下半场曲目系李斯特晚期作品,近来才有人发掘。由于演绎得甚是精彩,掌声热烈,人心一致,犹如幕后有人指挥一般。波利尼心情甚好,居然返场数次,共加演五首曲目,绝比上半场超值!退场时,身边TONY 见有一意大利贵妇装束者,身挂证件进入后台,料其身居经纪人之类一职。说时迟那时快,英文旋即脱口而出,并递上了早已准备的唱片插页,求其代为签名,我见状亦迅速出手,外加一手疾眼快的女士,共送进三张,不刻,签毕而出。稍晚,众发烧友闻讯赶至,大家准备一起等波利尼出来签名拍照合影,但始终未见人影,最终均无功而归。全北京(中国仅有一场)幸得此场签名者有三,吾为其一。(得签名能代表你对人家音乐有深入了解吗? 我看未必!图一时之快罢了)
本文草稿写于十月四日晚。但之后忙碌,故而晚发至今。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波利尼成名作,至今仍被封为百年唱片经典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前一篇:主持人国鹏照片精选2006秋冬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