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机房夜景-作为电台音乐DJ(其实最恰当的说,我们的职业是RADIO
PRESENTER),我们也许是所有跟文化艺术有关领域当中最容易被时间遗忘的职业之一。
虽然现在各种录音保存技术很发达,我们通过网络电台的传播范围也更广,但是我们的职业特点--声音的传播具有易逝性,现在让大家说一下世界上最出色的RADIO
PRESENTER是谁呢?他有什么特点?
能为后人留下什么呢?
时过境迁,百年之后,又有谁记得我们呢?
记得我们什么呢?
动听的声音?
出色的衔接音乐感觉?
对于音乐的理解?
还是曾经火爆的互动?
抑或是曾经声音响彻某些地区的上空,深受时人喜欢?
我们的节目可以像伟大的声音和音乐艺术家一样留存于后世,对世界有所贡献吗?
我们是娱乐消费的制造者?也许答案很明显,尽管有时我们试图摆脱这个令我们不愿承认的事实,或者曾经或者一直挣扎着认为自己有着另外一层定义。
我们是文化的二手混合者,还是仅仅活在当下的流行传播者?我想这些问题每一个做到一定年份的RADIO
PRESENTER都会或多或少的想到过。
年轻的时候试图做文化艺术的一手制造者,思想家
文学家
音乐家
画家
或者其他艺术家,后来因为对于音乐的热爱和社会认同感,作了这个行业,
发现自己也还挺适合的,至少音乐和声音的结合虽然不是我的全部,但也至少是目前为止我的所有技能和爱好当中转化为谋生手段最为成功的一个,但我总觉得广播形象当中塑造的自己似乎离自己开始遥远,或者说职业和本我开始加速分离,写博客似乎是为了把我的内心更直接的通过另外一个途径表达或者记录下来,不知道后世如果能够记起我们是因为内心的文字
还是因为我们的职业?
三国时期的曹丕贵为帝王,却依然动情地写下了下面的文字:“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果不其然,将近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记住的是的曹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靠的是他的文字,
而他做皇帝的威风和功绩早已灰飞烟灭,与肉体同去,而当时的所谓艺人,则更是连名字也鲜有记载,随风而散。
德国先哲叔本华也曾经有类似观点,立言乃人生第一要务,我们工作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要成名
流传于世,但至少要为我们曾经生活过的世界或今后的世界做些什么,才不枉为人一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