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虽论及武道,但其刀痕明显-影片霍元甲随感

(2006-03-31 23:25:29)
分类:

见惯了生活,你会自然知道哪些是生硬的表演,看多了电影,你会自然辨别哪些是斧凿的痕迹。

我无比尊敬作为中国武术精神的一代传承李连杰先生,霍元甲作为宗师本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的功夫为一代国人爱戴。但在电影霍元甲里,导演的构思并不自然。本片试图再展示拳脚功夫的视觉基础上有所突破,探讨武术精神,特别是在霍元甲对武术精神的认识的转变上。但影片刚开始10分钟,主旨大白话就借霍母非常操之过急的展了出来,这一幕充满了说教味道。让人一下子就意识到这是导演硬要安排出来的一段文字,相对来说在霍元甲前期一味争强好胜的时候,他的好友农劲荪本身倒可以利用自己在影片中的文人身份进行劝阻。 霍元甲在终于打败对手,但实际上却输了比赛以后,按照电影发展规律,处于徘徊和低谷的时候需要有高人指点,影片如果此时安排一个更高级别的武师,或者农劲荪来进行的话倒还合情合理,不但承前启后,而且还可以丰富剧中原来侧面人物的性格和戏份,总要比莫名其妙的跑到贵州,让一个盲女教育一番,那个哑女好像一个哲学家一样,台词从来都是经过修饰的,怎么就莫名奇妙的教育起一个外来的陌生人来了呢,这个人物即使是交给乡下的某位隐士或者历经世事的老翁也好啊。可惜的是,电影过早的安排霍元甲父亲的去世,如果由这位早已体会武道精神的父亲来唤醒霍元甲,整部电影则会显得不那么用力过于分散,剧情显得突兀了,霍元甲在临比赛之前说希望赢得比赛后去探望盲女貌似补上交待一笔,但实际上极为败笔,像极了好莱坞似的大团圆,历经磨难以后,只要是男女主角 都可以最后皆大欢喜的进入爱情的甜蜜一样。出个馊主意,个人觉得这个情节让霍元甲的爸爸托梦完成霍元甲的觉醒也要比盲女两句和霍母极为神似的的话都要好得多。

相比来说,这个转变冲淡了最后霍元甲为民族而重新搏斗这个宏大的主题,而且影片还把本来应经削弱的部分分开,反倒使用倒叙,更加让人觉得最后的高潮没有充分展开就结束了,不免有些许遗憾。

能称得上大使级的作品的电影,有这样一种本领。看完以后,能让你忘记推敲情节和人物的来龙去脉……

今天跟朋友聊天,谈及是否喜欢看小说,我的回答是,小说未免太刻意的安排,而散文随笔则更多的是在于心情随意的抒发,行文随心所至,故而更偏爱后者。

题外:本片的配乐演奏为著名的国内非常著名的笛子艺术家戴亚吹奏,他的笛声在风潮很多民乐new age唱片里面都曾出现过,深得中国音乐美学神韵风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