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乐 |
今天被迫放弃了在糖果的法国乐队音乐节而选择了昆曲桃花扇。
自从2004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上看了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以后,便对昆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前一阵子,从网上下载了幽兰雅韵昆曲名家唱段,早上起来洗漱的时候连续听了一个多礼拜,韵味十足。这次桃花扇的演出媒体预热比较充分,所以还抱了很大的希望。
一开场,江南艳丽服装便给我极大的视觉冲击,现代化的灯光把很多服装细节都彰显出来,精细的手工刺绣据说花掉了一个村子的人力,果然名不虚传。田心鑫导演本次借鉴了白先勇的成功经验,也大胆采用了年轻演员作为主角,但个人以为本次演出表现欠佳。
第一,青春版牡丹亭所采用的两个最主要的演员虽也年轻,但都是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在表演细腻,唱功一流,再加上扮相俊美,自然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而且在北京演出以前,曾经有过在台湾火爆演出的经验,而且他们最近一直在巡演,积累的丰富的舞台经验。
但是,桃花扇这些演员却尚缺少如此经历,他们的平均年龄比青春版《牡丹亭》还要小10岁。媒体报道说,能够明显感觉,他们在演唱的时候,很多段落处理得过于着急(这也许和整个演出压缩至一天四个小时有很大关系,牡丹亭当时冒着更大的风险敢于每天三个小时,连演三天),小演员们该发挥昆曲气韵的地方,却没把气息延伸出来,处理得有些平淡,而且其中扮演黄得功的演员在唱的时候,可能过于着急,还把普通话念白了出来,在表演上,眼神和动作也缺乏火候。
第二,牡丹亭以讲述一个故事为主线,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传奇,清晰明确,人物性格突出,而且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容易接受。在牡丹亭里,杜丽娘在花园里梦见一个陌生书生与其相爱,梦醒后才知春梦一场,但一往情深,以至过度相思不得,魂归西天,之后连阴曹地府的阎王爷也被感动,命她还魂重生,命运安排丽娘与夫君相遇,喜结连理。白先勇把零碎的复线舍却,整体故事显得丰满。
但是本次版本的桃花扇却并非如此,《桃花扇》全本40出,这次仅呈现了其中6出,剧本在人物的笔墨刻画上有些分散,中间插入的历史背景反而叙述得过多,影响观众对于主体情节的把握,而且人物性格也不是十分突出,有很多地方没有交待完整,让观众感觉到混乱,这种感觉尤其是第一次接触的人应该会有强烈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