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自我安慰孩子安全感家长雷电 |
分类: 育儿类 |
图片:网络
刚看到一篇文,收获颇丰,当看到关于孩子对雷电恐惧的文字,不禁想起孩子小时候的事情: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遇到打雷,他就抱着大人,一遍遍自我安慰:XX不怕,妈妈在、爸爸在、姥姥在、姥爷在!有时候真的是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叨叨。
当时除了觉得有几分好笑外,也深知这是他在克服心理恐惧路上迈开的一大步(孩子也许有这种本能)。
很多时候,不得不佩服孩子,能够遇事如此安慰自己!也许这也算是一种简单的自我安慰!
当然,我们也会抚摸他的背,告诉他不害怕!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安慰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其实不是很大,他越是重复着说辞,反倒越是说明他内心的恐惧和脆弱。如果此时孩子无法及时得到家长的适时安抚和陪伴,这种恐惧有可能会成为他一生当中内心难以逾越的记忆,不一定会日后真的对雷电恐惧,而是有可能体现在其他地方,在某些时候,内心恐惧会潜意识中发挥负面作用。
其实人成年后的很多难以解释的行为,大多都折射了童年时深刻的“刻痕”或者“划痕”!
自我安慰,是一回事,更多的,需要家长的安慰。而家长的安慰,其实就是给予孩子一种安全感。
让孩子感知到:当我恐惧害怕时,有家人在身旁,无论发生了什么,他们都会帮助我!
无论何时,都能得到帮助,换而言之,无论何种境地,都无需害怕——这就是安全感!
安全感富足的孩子,就会自信,就会相信自己!就更愿意放开手脚和胸怀,因为他们不惧怕、有退路!
而安全感匮乏的孩子,日后做事便会畏手畏脚、或者自卑;再或者通过一些极端的行为来掩盖这种不安全感,也许是用另一种脆弱来填补心中的脆弱!
所以,做一名好家长,在恰当的时候、或者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一定要陪伴在孩子身边。也许不需太多言语、太多行动,只需拥抱和轻抚,一切便已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