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攀比知足常乐 |
分类: 随感类 |
说起来,人其实是个矛盾的个体,而所谓的知易行难,也的确如此、真真切切!
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豁达的人,而等到孩子渐渐大了,自己在生活工作中也偶尔面对纷扰和烦躁,便时不时有了想淡定而欲罢不能的感觉,有时是对人,有时也会对己!
其实真正想要做到内心的淡然,是很难的。
一、攀比是一剂毒药
最近一些事情,让我对自我的认识又提升了一步。
前阵子,有一些杯赛(参加过的,大家应该知道),为了某些未来的种种"好处“,我们也报名了。
结果出来后,便有了内心的波折。
其实,单个个体来看,可能也没有什么太多波澜,我通常会跟孩子说:这次已经考完,总结下,下次努力。
不过,因为有些群体的课,而等待的一群家长们,自是”叽叽喳喳“不停说着这些各种竞赛、各种......
当然,叽叽喳喳的,多数是胸有成竹,或者是孩子成绩还不错的(不过,一般对于这种叽叽喳喳,我多半是听着。有个别家长还格外矫情、格外纠结,具体就不一一在此表述了,曾听到过的自是有体会)。
而更多的时候,说者有意或无意,听者有时便留了心。
中国人就是这样,就怕有比较,一比较就有差别,一有差别,就很容易心理失衡了。
而前阵子,我略微有些暂时性失衡(好在不是”失忆“哈)!
起因是原本预赛成绩很不错,决赛结果却迥异。出成绩后第二天,还赶上晚上去上课,上课就更自然地被同学妈妈问及成绩。然后内心就有了些纠结,林林总总。
不过我们从来没有去想什么改卷子改错了这种,一般觉得不会恶意无故遭改卷老师"陷害”,二来,觉得查分后翻盘的意义也不大(谁会自己打自己耳光)。
这是题外话了。纠结后,对孩子言语就严厉了些,到现在其实我还有几分后悔,这样一改往昔不太在意分数的做法,实在欠妥。
如果觉得孩子不够努力,那么就“不够努力”话题来展开,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但就分数,的确有些“唯分数论“的感觉。
好在,也就严厉了两天,后来自己想通了,当然,我自己也把自己批评了,虽然是默默在心底的:你这是干嘛呢,准备让孩子当神通还是咋的。何必非要跟别人孩子比。而且,有事说事,不要迁怒、不要强加自己的想法!
顺带,还就这机会,把老公也给”教育“了一顿,不是为分数,是为了玩手机游戏一事。搞得老公也一顿自我反省。
这种短暂性的不淡定,以一个华丽的POSE收尾:
我告诉儿子:在该干嘛的时候好好干嘛,以免未来留下遗憾(难道等到将来,自己回顾自己的时候说,我其实很聪明,我其实很不错,只是那个时候没有好好努力。可是这样扼腕有用么!)!努力过了,结果一回事,但是至少不会在将来为现在没有作出努力、认真付出而后悔,这就足够了!
老公是这样跟儿子交流的:你尽你的努力,我跟你妈尽我们的努力,大家都努力、一条心,OK?!
儿子是肯定:YES的回答!
后来,我自己也想了想,孩子是知道努力的,但是天性在那里,好玩什么的也正常,只要不太过。我自己当年一样该有的小毛病都有,如果孩子这种年龄、太过少年老成、对自己太过苛求,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而从此事,我也知道自己是个啥样人了。一样不是个哲人、更不是个圣人。还好,我是个正常的普通凡人,知道问题存在,也知道去修正!
所以,对于自己,亦是如此。有些事情付出了足矣,无谓去比较,无论是跟人比、跟自己比,很多时候其实都没有可比性。基础不同、起点不同,环境差异,没得比!
既是没得比,那么其实无须比。
二、过高的期望会降低幸福感指数
我一直想写一篇《降低期望值,是提高幸福感指数的途径之一》的文。
无他,在面对人和事的时候,在心底有一个门槛、或者是有一个目标后,一旦设置过高,达不到,很容易陷入失望的情绪。
而有时候,对于事物或人的认识,并不是事物或人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目标过高而导致落差。
反倒是一开始不抱希望,最后如果实现了,更容易让人雀跃。
所以,正如“牛奶洒了半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样,各人看待事物角度不同,便心态不同。
就如偶尔孩子在饭桌上抱怨姥爷做的菜不合胃口、咸了淡了一样。
我曾对孩子说:你有没有感受过那些回到家没有人做饭吃的感受。有得吃已经很幸福了。姥爷已经尽心尽力地在照顾我们,我们还不停抱怨,对于他来讲,我们是不是太不知足了!
所以,如果把期望值设置在“回家就有热饭吃”的位置,可能那感恩之情便如泉涌了!
而对于家人,譬如对孩子,期望值设置在健康成长,那么很多急功近利的东西便会淡然许多。对于配偶,把期望值设置在“平安健康”,那么其实很多纷纷扰扰便会远离。对于老人,如果把期望值停泊在“健康开心”,可能彼此间絮叨会少很多。
摩擦自是会随之减少的!
三、知足常乐
前两天回了趟老家,无意间对几个同学有了更深的了解,知晓了他们成长的一些点滴。相比他们经历的成长遭遇,各家各有各的“难念经”,我顿觉得自己一直要平顺幸运不少。
虽然现在都过得还算和顺,也经过奋斗有所长。可是所讲述的种种也不禁让我唏嘘起来。
因此,我跟另外的同学感慨:我们,真的要知足了!
而知足的同时,内心便会有种“祥和”感,满意于目前的状况和状态,并且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只有知道感恩:感恩为自己付出的人、感恩所经历的一切种种,哪怕是坎坷和困顿,这样的人,才会是真正强大和坚强的人!
而上述三种,不轻易去攀比(或者能够制止不当的攀比)、不苛求、学会知足和快乐,综合起来,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对人对己的——宽容!
以宽容之心,面对生活,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学会坦然面对、学会顺势而为、学会偶尔的示弱、学会放过自己、甚至学会放弃......
人有时候的不快乐,更多的源于无止境的欲望,抑或是过高的要求。
无论对人,亲人、朋友、同事;无论对事,社会种种,学会包容,包容好的、不好的,以平和之心处之!
其实,很多时候,等待你拥有了宽容之心,即便是毫不起眼的微小的一寸宽容,也会收获到一米灿烂的阳光!
后一篇:做个傻傻的"灰太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