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目的性求财 |
分类: 育儿类 |
这是上周某天清晨,我和孩子在冷涩的冬日里行走时的一些交流。
别看就是短短的几十分钟步行,而且还是其间掺杂了不少孩子喜爱的游戏话题(一般面对游戏话题时,我都是这样的:孩子不听地BALABALABALA.......,我就隔个几秒上十秒,就“嗯”、或”噢“,在么就”啊“!总之,就是各种叹词上阵。其实,我很想告诉孩子:我真心不想听你讲游戏,但是作为你的娘,我也真心不忍心打断你的兴致。哎,你的世界,很多时候我不是太懂耶!),但是,就这么的短的时间,日积月累下来,我们随兴所至的交流,也着实让我和孩子受益匪浅!
所以说,亲子时光,一定请珍惜!
好吧,还是回归到我那天跟孩子的对话!
走在某商业街中,该商业街还是由若干不同的主题街组成,这不同的街也因为地理位置、建造早晚、以及定位的不同,导致其生意热络的程度也不同。
而清晨,更是很多店都木有开门(当然,也有开门的)!
从某主题街穿过时,人很少。而其中有一家不临街的良品铺子的店正关着门。
孩子说:妈妈,你看,这个良品铺子关着门呢!
我说:恩,是的哦,没开!
孩子问:可是,为什么以前看到过前面的良品铺子有时这个时候会开着呢?
我一看孩子对这个感兴趣了,于是说:你想想看啊,为什么呢?
孩子想了一想,摇摇头。
我反问:你看这条街有没有什么人?
孩子环顾了一下四周,摇摇头!
我继续说:那么,开店做生意的目的是什么呢?
孩子肯定地说:赚钱呗!
我点点头:是的啊,开门做生意,求的就是一个”财“字!但如果像现在这种情况,没什么人过、或者压根清晨不会有什么人去买良品铺子的东西,那么它如此早开门有意义么?!
孩子想了想:哦,是的,它即使开了门,也没有人去,而且这条街的生意一向不是太好!
我说:甚至可以用冷清来形容!所以说,一般白天大家都上班以后,或者学生什么的出来逛街了,它才会开门。否则,早清早,它是买一些零食的,面对的客户群是不太可能在这个时间、到这条有些背的街来购物的!
我继续说:但是,我们在那边(我指了指另外有些远的方向),却曾经在这个时点看到同样的良品铺子开门了的!
孩子"嗯"了声,那次我们是去买坚果的。
我自问自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边人流量大很多,而且临街、关键是出门就是一个公汽站,流动人口很多,去购物的可能性很大!
孩子若有所思,不吱声了!
我们往前走,走到了靠近区域中心的街道了,从里面的巷子穿过的时候,看到了一家皇冠蛋糕店,貌似生意还不错!
我趁热打铁,问道:你看看,这家皇冠蛋糕店怎么这么早开门呢(一般我们经常会看到,可是没有像那天那样留心)?
我有心引导他:你想想,去蛋糕店的人,大部分是去干什么的,或者说他们购物的目的是什么?
孩子这下很快就回答了:哦,他们去买蛋糕和面包的吧!因为很多人要买来做早点!
我笑着说:对头!大部分人,可能都是上班族,或者是送孩子的(附近有学校),从这里经过,就买些蛋糕或面包,而且很方便,如果赶时间带在身上就好了!
孩子见答案得到了肯定,也很开心!
我告诉他:你看,刚刚那家没开门的良品铺子和这家蛋糕店,开门与否,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商家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通俗的说就是求财!所以,他们的行为都会围绕这个目的来展开。开门了,那么肯定是有生意要做;不开门,也是因为没生意或者生意少,而节省水电人工等成本。基本上来看,大凡绝大多数行为都是有目的、有原因的!
孩子也点点头。
我见此,觉得可以稍微展开些来谈论,于是我又说:我前些时才听到同事的一个同学,帮家里开出租的时候,曾遇到过乘客拿到打劫的情况。要是让你说,你觉得那个司机会怎么做?
孩子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把钱交出来,保命要紧!(这种生命安全的教育,打小开始我们曾经做过好多次)
我竖起大拇指:很正确!任何情况下,都是生命最重要!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没命的话,再多钱都无福消受的!还有,你想想,那些劫匪什么的,无非就是为了钱,也是“求财”(只是取之不义)。一般情况,不是逼急了,通常不会伤人,或者是杀人的。
孩子睁大眼看着我。
我解释道:他们的目的是为了钱,抢了钱,和伤人、杀人这种重大的刑事案比起来,罪行要轻很多。如果杀人的话,对他们来讲,一般是没有必要的!
我紧接着说:这也就是说,什么事情,背后都有其目的性的。无论是这个开店、还是人做的一些事情,都有其原因的!只要搞清楚背后深层的原因和其目的性,很多表象的东西,就能容易理解了!
孩子“哦”了下,我跟他开玩笑:所以啊,有些人做事情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目的就是“有利于自己”!可是啊,也有一种人,损人不利己!
孩子又看着我:损人不利己?
我笑笑:是的啊,有那么一类人,做些缺德的事情,既损害他人的利益,还不利于自己!
孩子问:为什么呢?
我解释:这类人,心理很阴暗,见不得别人好。所以费尽心机去做些伤害别人的事情!再一个,就是心理有了疾病,甚至是丧心病狂!
讲到此,我看也快到学校了,于是就此打住了!
跟孩子挥别后,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进校门后的一栋楼的拐角处,觉得很像龙应台的“目送”里的场景!
真好,能经常有这样交流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