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独立意识孩子性教育 |
分类: 育儿类 |
刚才在看一个朋友的帖子时想起了对孩子性教育一事。
中国的文化,对性教育一直是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不管私底下有多少各种勾当,但是在对孩子性教育方面,几乎N多年都是三缄其口。就连生理卫生课,估计绝大部分也是让孩子们自己回家看。
当然,没有常规的途径,不代表私下里一些书籍、以及网络媒体上没有资信来源。可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良的估计比例并不大。
于是,早恋更是会被视作洪水猛兽。曾看到有人成年后讲述当年早恋后家长处理方式不得当,导致孩子极度叛逆,以致孩子经常夜不归宿(多年后那个爸爸才对孩子说:当年你人在外面,爸爸整晚整晚夜不能眠,心里在滴血!)。而在孩子长大为人父母后,跟父母谈及当年事,彼此都后悔不已、悔不当初!这就是沟通不畅、教育方式不得法的后果!
其实,我在很多媒体上看到国外家长会很注意地在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引导孩子和异性交往,还看到有些家长给孩子避孕套用作防护。(当然咱们家庭里面有的问题,人家一样会有)
说起来,有些国家十几岁就到了法定结婚年龄,所以说我们通常说到的十几岁早恋压根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人有情感,不是说到了咱们国家结婚年龄的20、22岁才会有的,青春期开始就已经开始了。有时候本身孩子优秀才会吸引人的注意。如果一个孩子在青春期没有任何对异性的欣赏,那性取向还可能有问题。
不过,对于此,一定要提早告诉孩子一些相关知识,正确引导孩子。越是生硬、孩子越是会对立和叛逆,反而适得其反。
而中国的性教育属于偏晚的,个人认为性教育应从孩子有独立意识时就应该开始!在孩子幼儿园时期就应该逐步逐步开始跟孩子交流了,让孩子逐步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基本的保护措施,对自身和他人有清楚的了解。
因为清楚了,孩子就会心知肚明,遇事也知道如何应对。如果都能让孩子明了,可能现在校园的性侵事件会少一些。
最可怕的反倒是一知半解或者懵懂无知。真碰到事了,可能傻啦吧唧或者发蒙了,那才是糟糕!
从孩子有独立意识开始,就给孩子讲述身体结构,男女差异,如何保护自己。再大些,给孩子通过社会的实际事例,引导孩子如何面对情感。
这些沟通交流,要态度陈恳、不是偏颇,不带个人偏见。
还可以找一些优秀的合适的读物给孩子阅读,让孩子自己去理解,告诉孩子不懂的地方可以询问,可以一起探讨。
沟通交流最大的好处是:你可以将对的东西传授给孩子,同时也让孩子信任你,有什么想法都告诉你。
信任、良好的沟通、互相坦诚,这些其实正是跟孩子相处过程中最为可贵和值得珍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