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个体差异孩子你慢慢长大 |
分类: 育儿类 |
前几天,一好友同事有些蔫蔫的,怎么看怎么不得劲。逮着机会从他跟前走,问了几句。
我问:你咋回事啊?没精打采的!
他说:能有精神么,家里一堆事。老头病了,又被老师拉着谈话了!
我询问了原来他父亲是老年人常见病,那也只能有症状就治疗。可孩子咋的就被老师拉着谈话了呢。
我说:怎么了,这不才一年级么?
他说:考试没考好,识字不多,做题反应不过来!
我顿时就明白了;原来这样啊,孩子么,总有个体差异。有些孩子识字早,有些晚。现在一年级不怎么认识字的话,做卷子的确是有些困难。也算是正常吧,总得给孩子适应的时间和空间吧!
其他同事也纷纷如此这般的说起来,有些建议买插画版图书帮助孩子认字,有些建议下载识字软件,等等。
说起这些,我又不禁想起了另一个同事,以前孩子一岁多嫌他说话比别人晚,没有别人说得利索。我当时就劝她:这大人干个什么也有个快慢问题,你还能指望这么小的孩子一夜之间就开始演讲不成!再说本来男孩子语言这块发育就要略微晚上点。
这不,到了后来,有时候她又嫌儿子话多!
包括我自己,有时候就是典型的攀比和急功近利。尤其是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更不应该表现得那么着急,那么地要求孩子们步伐一致,什么都顺顺当当地冲到前面。当然了,老师本身有教学压力,可能学校有排名。但是遇到了孩子不及格,尤其是刚刚进到学校一年级的孩子,更多的精力应该是帮助和引导孩子适应小学的节奏和小学的教学模式,比如因为识字问题而导致做题慢或者不会做,就应该有的放矢,通过其他方法来从旁改善这些问题,而不是将压力直接就传递给孩子和孩子家长,乃至将自己急躁的情绪直接当着学生们的面释放出来。
要知道,孩子学习道路上正式的第一步的迈出,能否稳稳当当的,对于未来的方向和行走的信心是多么重要!
而对于我的同事,老师已经如此了,家长就更不能跟着焦躁和有压力了。否则孩子就更加无所适从了!他会在老师念成绩和比较之中怀疑自己是不是很笨,他会在老师质疑的眼光之中找不到自我,他会在父母的呵斥声中渐渐失去原有的自信和本应开朗的童真!
其实,对于我自己,回头看看,当初那些莫名的和师出有名的忧虑和焦虑,其实现在看都不是什么问题,随着孩子年岁增长,有些问题顺其自然就不是问题了(是我们成人自己本不该将一些事情视作问题)。很可能是因为这个社会势利和功利的评判标准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和心灵,以至于什么事情都想一蹴而就、急于求成。于是总用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孩子,要想想那毕竟还只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他的个性、他的很多特质都还有无限可能的空间!更别说现如今机械而枯燥的教育体制了。
正像有时候儿子问我:妈妈,要是不能得到好成绩,要是干XX拿不到第一或者好名次怎么办?
我多半是调侃地回答:能怎么办,凉拌呗!只要你尽力了,得不到第一,得不到理想的好成绩,那就得不到呗!怎么可能人人都第一,人人都名列前茅。第一和名列前茅也是需要绿叶陪衬出来的!再说了,你能够健健康康的,过得有滋有味的,就是妈妈最大的快乐!
很多时候跟朋友聊天,真的很感慨,莫非现如今孩子除了学习好,就没别的了么?!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性格发展、孩子的情商,这些是不是应该放在跟孩子学习成绩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位置!
就像花儿一样,它一定要从一颗小小的种子,钻出土壤发芽、抽枝抽条,吸收阳光雨露和大自然精华,然后长大,到了季节放才能够绽放笑颜!如果仅仅只是一夜之间,它绝不可能就从种子长成一朵花。如果能那样,那不叫花儿,那就叫天方夜谭了!
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像温柔的春风、像绵绵的春雨、像和暖的阳光,呵护那幼小的植物、陪伴着它、安抚着它,耐心地等待它终有一天如期而至的长大!
总有一天,这份耐心、这份等待、这份关爱,定会迎来满心欢喜的绽放的!
其实,我们更应该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啊,父母我们不急,我们愿意慢慢陪伴着你,陪伴着你健康的、快乐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