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螃蟹“私奔”话题引发的思考!
(2013-11-06 08:00:21)
标签:
钳子螃蟹私奔动物因势利导育儿 |
分类: 育儿类 |
昨天家里买了十只螃蟹,晚上蒸了四只,剩余的6只就被放到外阳台的水桶中。因着螃蟹都被绳子捆绑着,所以桶上也没有盖盖子。
早上,儿子吃完饭我才从房间出来,他见我在吃饭,于是继续坐在饭桌前跟我讲话。
儿子说:妈妈,告诉你哦,早上我去看螃蟹,居然有两只在打架!
我说:哦,怎么打架呢,不是被捆着了么!
儿子说:妈妈,你知道的啊,螃蟹可聪明了,上次的那些螃蟹都会自己解开绳子(估计是绳子松了,但是的确有螃蟹用钳子解绳子,我也看到了)。而这次有两只螃蟹纠缠到一起.......
话还未说完,他停住了。我见他这样,估摸是在思考问题。
过了十来秒,他挥动着手指:明白了,妈妈,它们不是在打架,而是在解绳子!准备出逃!
我呵呵一笑:哦,难道是要越狱么?!
儿子又顿住了,而后大声说:妈妈,它们两只是一公一母,它们准备私奔!边说自己边自己在那里咯咯的笑!
我听到私奔这个词,有几分愕然,转头想,呵呵,可不是么,一公一母,互解绳子,按照人类的想法,可不是互救后准备“私奔”!孩子想象力还真是丰富多彩!
刚到办公室跟同事聊起这事,都觉得(我的那几个关系好的同事思想大多跟我接近,所以有共同话题)现在的孩子知识面比我们当年不是宽泛了一点半点,简直是隔了好几条大街的距离了。
而有些问题,有些知识只能因势利导,丝毫不能回避。你回避了,他自己也会想办法探究,反而失去了亲子交流和正确引导的机会了。譬如前一阵子,我就是脸红心跳地给孩子很简略地解释了产妇是如何顺产小BABY的(其实我们这一代人相对还是要保守些,但是对于下一代,却不得不用更加开放地思维来应对了)
但是,并非所有人、甚至是大部分成人都无法包容孩子某些童真的言辞,幸好我自己的孩子自己带。上次跟团出去旅游,因着一个话题,说起了动物,儿子因为在书上看过专题讲过那种动物,于是也打开了话匣子。
说着说着,他说:它们成熟后,雄性和雌性动物会交配!说到交配这个词,我是觉得很正常的,他以前也会说到。可是随团的一个女的(也是个妈妈)当即就打断了儿子:以后不要说交配这个词,这个词说出来不好!
儿子停住了,因为我当时不好意思反驳那个女的,她估计也是好心(人还不错)。虽然心底有些不爽,我还是勉强笑笑赶紧换了个话题。
等到跟儿子单独相处的时候,我跟儿子说:你别把刚才那个阿姨的话放在心上,你没有做错什么,说交配这个词只是你从生物学角度解释生物现象而已。
当下我想的是:在讲述某些生物学东西的时候,其实孩子是很专注而严肃的。任何词语,词语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用得恰当、用得贴切都是好的!
况且我很想反问那个团友:不用这个词,请问要用什么词来描述呢?
我可不想让孩子在遇到一些很正常的现象和事物的时候一味采取避讳、犹如洪水猛兽的态度,这样既不能解释清楚,而且反倒对孩子成长不利!
所以,今天清晨,我们全家人都面对“螃蟹私奔”的话题开怀大笑,在哈哈大笑中心情愉快地开始了一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