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解决办法走极端珍爱生命育儿 |
分类: 育儿类 |
这两天,孩子跳楼这个话题因为残酷的某件现实又被旧话重提。
包括我周围的同事,也是如此。一个同事,因为前几天那个没考上重点高中跟家长争执而跳楼的女孩是她女儿同学的同学,很激动地谈及此事。而有些同事认为话题太沉重,不应该跟孩子讲。
我倒是觉得,这就是社会现实,不是说你不讲孩子就不知道,讲了孩子心底就会有障碍的。
有些现实的东西,该讲还是应该跟孩子谈。而那些跳楼的孩子固然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差些,但是未尝不是社会氛围和家长所营造的生活环境让他们陷入了绝境。虽然有一个同事恨恨地说:现在的孩子,很多都知道极端行为可以伤害家长的心。但是话说回来,失去生命的毕竟也是他们。
这就给家长提了个醒:关于珍爱生命的心理建设,其实是个持之以恒、天长日久的事情。
同时是切实可行,而且还不得不做的事情。
跳楼的话题,其实在我和孩子的生活中也曾触及过:
儿子很小,大概5、6岁有次威胁我要跳楼,当时我就指着阳台门说:要去赶紧,赶紧去跳!结果他自己反倒服软了:妈妈,我开玩笑的!事后,我好好地跟他聊了一次天,他也知道不该用这种话伤我的心。更重要的是,他从电视里老早就知道了一旦这个脚迈出了阳台,收不回来的话,自己的命可就真的没有了。
大些了,经常跟他说起有些孩子跳楼的事情,他也曾问过说家长会怎样。我说:能怎样,伤心难过呗,能够生就再生一个,然后事情渐渐被时间所遗忘。可是,死去的人是再也活不过来,吃不到好吃的,不能够跟亲人家长朋友一起,不能再睁开眼去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说得多了,孩子自己都知道,生命于人只有一次,要珍惜。而且我们现在也在不断地告诉他:读书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凡事总有解决办法!这些心理建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以家长要多跟孩子交流,才能让他有爱惜生命的自知和自觉。
心理建设做的同时,家长自己也要配合。不要对孩子步步紧逼,不要把自己的理想愿望强加给孩子。我经常反问我的朋友同学:你对孩子这么严格苛刻,要求他数一数二,那么你有没有扪心自问过,你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候是个什么状态、什么心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
否则孩子觉得生无乐趣,每天日子过得昏暗无比,怎么能发自内心去热爱生命和生活!
环境氛围轻松了,孩子心态好,自然心理承受能力就强,阳光开朗的孩子通常不会走极端的。
所以,珍爱生命的心理建设,其实是场持久战。我个人更倾向于:这种建设的成败可能更多的取决于家长自己。你想怎么做,你会怎么做,你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