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玉帛道理客套话祖辈父辈矛盾 |
分类: 育儿类 |
前一阵子,带着儿子去一朋友家,本身是送朋友的丫头回去。结果,朋友不在,丫头的爷爷奶奶很是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一下,刚想推辞,没料到儿子嗖一下就进到家中了,我只好勉为其难地也进到屋里。
寒暄了几句,丫头的爷爷就开始跟我聊天了。因为跟他也不算很熟识,也不太好深聊什么,只是泛泛说了几句客套话。
可是没想到,丫头的爷爷开始跟我倒苦水诉苦了。原来又是一个典型的公婆和儿媳间不合的家庭,说典型,是因为两代人关系已经降至冰点,不说话了,也很少也不愿意出现在同一场合。想想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事,一句话不说,多么尴尬。
爷爷说着说着激动起来了,控诉声声。说媳妇不孝顺,不管孩子,两个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而且爷爷奶奶身体都非常不好。
还有毁掉电视数据线,不让孩子和老人看电视等等。总之,都是些家长里短的琐事。
而我是如坐针毡,不知该说些啥好。都是人家的家事,加之孩子还在跟前,丫头估计浸染于这种争端之中不是一天两天了,我瞅了两眼她,发现她很不自然,虽然我跟她很熟。
不一会,丫头就叫唤:我累了,我要睡觉了!
我赶紧做好离开的铺垫:叔叔阿姨,你们要宽心,他们也不容易,在外面赚钱养家。你们就自己保重身体,不为别的,看看这孙子孙女的,也该好好过日子!
之后,趁着他们又抱怨了几句,我还是面带着微笑,叫上儿子一起离开了丫头家。
出来后,我跟儿子说:你看,这爷爷奶奶跟妈妈的关系不好,对孩子多不好。搞得孩子都无所适从。还有,以后,你不要当着丫头的面提起这些事情哈,免得她心里不好想!
不料儿子说:我不想说呀,这几天都是她找着我说她们家的事情。
我“咦”了一声:这样啊,那你怎么应对呢?
儿子说:实在不想听了,就直接说换个话题,不说这个了!
我说:这样也行!
想想,真的是,祖辈和父辈一旦矛盾深了,孩子就成了夹心饼干,搞不好还成了出气筒和传声筒。家庭不和睦,对孩子心灵是会造成创伤的,对孩子成长相当不利。他们以后长大了,有了家庭,也很容易不自觉地被童年的这些事情投射的阴影左右。不是说,幸福不幸福,也是会遗传的,不说百分之百正确,但多少有些道理!
所以说,即便祖辈父辈再有矛盾,处于为孩子考虑的角度,也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一家人,终归是要见面的。倒不如想办法化干戈为玉帛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