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沉默有时候是最好的回击
(2013-03-19 20:20:09)
标签:
快意最好花花草草沉默回击 |
分类: 随感类 |
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让人很冒汗和无语的人,有些还会让你很不舒服甚至想抓狂。
昨天,我就碰到了这样的人。中午在附近办事,到了上班时间要赶着有事情,虽然距离公司只有两站路,可是我还是选择了打车,这样要快些。
结果急匆匆拦了一辆车,上车跟司机说了目的地,结果话音未落,那个司机很粗鲁地开始噼里啪啦了:这么近,你也不嫌麻烦,还非得打车。你自己不会走路吗,走一脚路几步就到了.......
我就感觉是100只鸭子在我耳边呱呱呱的,头就开始大了。
我没吭声,这个司机(大约40来岁)更来劲了,又是巴拉巴拉......
我感觉这下是200只鸭子在聒噪了!
我继续忍着,看着窗外,冷冷地想:我不跟你计较,我看你说多久,嫌不嫌累~!
就这样巴拉巴拉地巴拉了好几分钟,估计他自己实在觉得巴拉得没意思了,再说也说不出个花花草草来,闭嘴了!
到了公司附近,我给钱走人。一句话都没跟他多说,对不起,你愿浪费口舌就浪费吧,我只当路边遇到了一群鸭子,叫唤了一会!
前几周,送儿子学习回来的公汽上,也是遇到了一位这样无聊的人。那是个老人,见着儿子站在旁边,儿子当时戴着口罩(雾霾,加上公汽上感冒的人多,所以他就带着口罩),不知那个老人家怎么就来神了,开始不停地教训儿子不该戴口罩。
说实话,这种人纯粹是吃闲饭操闲心。人家戴口罩也没碍你什么事,而且是小孩子,犯得着不停地嘀咕么!
儿子一开始就“还击”:要你管!
我当时对儿子说:理他干什么,你就当听到乌鸦叫了。当然是小声说的,儿子愤愤仍想要继续说什么。
我立马正色制止:明知道无聊的人,你理他做什么,未必你也要讲自己归入无聊之类么。你就冷眼看着,看他自己说得能有意思么?
儿子似乎觉得我说得对,不理了。那个老人就像有些狂躁症一般,嘀嘀咕咕、嘀嘀咕咕地。
我偷偷跟儿子说:不是狂躁症,就是老年痴呆了。所以,更不需要理。
儿子眼中还隐隐露出几分了然和同情兼一丝鄙视不屑。
下了车,儿子跟我说:妈妈,你说这种人是不是很气人的!
我说:你认为他说得对吗?
儿子说:不对!
我反问:你明知道不对,还理他做什么。你跟他说任何话、针尖对麦芒的,他只会更加来劲,他的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激怒你。你跟他讲道理争辩,岂不是对牛弹琴!
儿子点点头:对的哦!
我又问:妈妈问你,如果拳击手挥出一拳,你说是打到沙包上或者对手身上,拳击手觉得过瘾,还是打到空气中过瘾。
儿子回答:当然是打到沙包上啊!
我继续说:那就是了,你如果跟这种无聊之人对说,那么你就是沙包了。如果你置之不理、冷眼对待,那么他的拳头就无异于挥入空气中。你说,拳击手会觉得哪种情况更难受!
儿子说:肯定是挥入空气中难受了,打架不是要有对手么!
我故作恍然状:哇,你知道了,那么以后遇到这种无聊的人和一些无聊的事情,你会怎样对待。比如说你同学故意挑衅你,骂你或者说你是个什么什么(因为儿子有次说有个同学上课故意拿话激他,结果他回击的时候被老师发现,还挨了批评)的时候,你会怎么处理?
儿子说:不理!
我说:这就是对了!你就是要活生生让他自己憋得难受才对!
其实,对于我自己,何尝不应该这样处理某些事情呢。一直以来,心直口快、有个什么事情非得表达出来而后快。尤其是遇到一些纠结的人和事情(最见不得那种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人,可惜生活中还真是有这样的人),自己还会生气、愤怒,偶尔当时还想出口恶气。
可是,到了现在,可能年岁渐长,也可能发现很多东西都是无法避免的,包括某些人、某些事情。渐渐地也在想,这样是不是真的是很好的解决方式?非得针对着回击,非得自己气得不行么?
君子生活中会有,但是小人和无聊之徒,也不少见。
比如遇到上述的情况,现在的我便觉得:有时候,沉默或者不还击,很有可能反倒成为了更好的回击方式。
让无聊之人,挥出来拳头活生生毫无所击,即可保证自己不受伤害,还让你平白浪费气力、让你难受!细想想,有时候这倒会让人更加快意!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