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迈,一个“吃货”的绝妙情人节!

标签:
炒面沙拉情人节吃货 |
分类: 游记类 |
昨天坐在车上路过一个大的市场,看到鲜花时老公跟我提及情人节。
我一听他说“买玫瑰花”的说辞(记得好多年前,因为情人节玫瑰花贵,老先生愣是第二天才去买了一捧玫瑰),顺便两眼放光地看着那一包包、一盒盒鲜嫩的草莓,哼哼了几声说:算了,还不如买草莓更好!
儿子拍手称赞!
这是题外话,今天是在清迈的倒数第二天了,我特意安排了比较轻松的活动——去泰国家庭式COOK SCHOOL学做泰国菜。因为我永远相信:美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我的最爱之一!
当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因为市内的几所都是没有自己农场的,所以选择了一家相对郊区的有自己农场的学校。事实告诉我们:我的选择是英明而正确的!
(这个就是我们去的菜市场,除了比国内干净些外,其他基本都差不多!)
首先,车子接了我们后(清迈一日游的项目都是可以车接送的,这一块就很贴心,至少很方便)就直接开去一个菜市场,有“老师”(我这么称呼这些带领我们的人,也是后来教我们做菜的人)给我们讲解一些泰国常见的、我们做菜会用到的一些菜和调料。当然了,因为英语大半都还给学校了,外加那些个食品植物的词实在不怎么用到,所以也就一知半解地跟着听,好在这些东西自己家做饭也会用到,所以也还算能了解个大概。
(这个是豆腐,不过通常有两种颜色,一种黄色是加了天然的调料所成的。)
(姜都有三种,离我们近的一种是泰国姜,远的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中国姜了。还有一种内里是黄颜色体积很小的黄姜,据说那个姜价格比较贵。)
(香料都有很多种,这两种带叶子的就是泰国菜里常有的。因为有好几种带叶子的,我还是没搞清楚叫什么名字。)
简单地进行了知识的普及学习,继续上双条车。车辆居然到了火车站,哈哈,有幸坐了把清迈的火车,很舒服。是那种老式的火车,车速不快,车厢很干净,开着窗、看着风景,不一会就到了一个小站,下车后走了几步路,就开始骑自行车了。
(很干净的火车站哦!)
(从清迈站上车。)
(车厢还是用的老式的风扇,不过风儿一吹,很凉爽、一点都不热!)
(我们到了这个小站就下车了,连站牌都这么的温馨!)
我骑自行车一直都是个“半吊子”,若干年前因为深感骑车水平太差,为了自己能够安全“成长”,遂放弃了。这次还好很淡定地勉强骑到了目的地——一个家庭式厨房,很有一些味道。也可能在中国这种有一大片院子和园子的家庭式厨房不多见吧。
(很清爽的地方,场地很大、很开阔,即使住个个把星期,应该也不会厌倦。有植物的地方就会有生机!)
(大家正在选择自己要做的菜品!分成了两个小组。)
先是我们的老师给我们分组,然后每人发一张选择式的菜单,有5道菜,给大家做选择。因为每道菜都会有4-5种选择,所以给家里每个人都选了不同的花色。主要是想可以尝尝不同的东西,多吃几个品种!
(这是我的学习菜单。)
做完选择题,老师就在那里做统计。很快两个小组就各就各位了,我们组是8个人,除了一对日本老夫妻,其余都是中国人了。
(这个是我们的老师!)
一开始就是做汤了,我很幸运地瞎猫碰死老鼠,选上了我自己做喜欢的冬荫汤。因为很喜欢这些香料,分外喜欢泰国“重口味”的食物。
老师很有意思,挨个地分发装好食材的盘子,因为每道菜都会有不同种选择,于是盘子里的食材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区别。儿子也像模像样地带上围裙,开始操刀了。
(儿子操刀让我给他照张照片!是不是很有范!哈哈,是厨师范哦!)
老师先挨个介绍了食材,虽然我是有些没听懂,可是不少是看懂了。基本就是香茅、洋葱、胡萝卜、木耳、蘑菇之类的,还有葱或者韭菜(这些是一根一根来计的)。
(这是我做汤的食材,东西倒是不多!)
接着就是开始切菜了,有些要求是HALF、再HALF,就是对半对半切,还要顺着方向来切的。葱就是要求一英寸左右长度地切。有组员选择了豆腐蔬菜汤的,切豆腐也是要小块小块的。只是姜和柠檬叶子不用切碎的。
因为食材每样都很少,而且一人份的汤也就一碗,所以很快切完菜了。就开始到灶具跟前准备开火了。
连儿子都是精神振奋地站到煤气炉子前。先是加水,加姜,柠檬草,柠檬叶和辣椒粉,再加入鸡肉煮至沸腾(有些是加椰汁,因为泰国本身产椰子,所以椰汁经常会有机会入菜的)。
再放入蘑菇、洋葱,还有一种类似茄子的东西(不过是白茄子,个头很小)轻轻搅拌,直至汤翻滚。接着加入虾,番茄和鱼露,糖,柠檬汁,尝下味道如果觉得OK,则关火起锅。
汤就大功告成了,每个人开心地端着自己的作品放到桌子上,结果老师对着想坐下来喝汤的我们说了句:不能喝啊,你们还要做下一道,然后才能吃!
(这是儿子的豆腐蔬菜汤和饭菜,是不是很像那么回事!)
我们就忍着馋虫的折磨,继续去到准备菜品的桌子旁了。
原来下一道是类似主食的炒饭/盖饭/炒面,而我选择了喜爱的炒饭,不过是鸡肉的炒饭,只能勉强选了,因为鸡肉在这里是主要的食材之一。
还是一个盘子,每个人根据选择的菜品拿到了不同的食材,基本还是有香料的。似乎在泰国没有香料来做饭,那是不可想象的,至少那个香茅、柠檬叶在很多菜里都会出现,还好我都很喜欢。
切好菜后,端着盘子我们就继续在炉灶前开始了“大厨”工作了,所谓的掌勺应该也不外乎此吧。
似乎有老师教,连儿子这样基本没怎么做过菜的,也做得有滋有味、有木有样。老师不停地夸奖他。也可能学生资质不错,老师教得也好。所以说学与教是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双方都得配合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