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辰辰
辰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535
  • 关注人气:41,9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伤不起:四岁半女孩居然性早熟

(2012-09-05 21:56:38)
标签:

性早熟

第二性征

避孕药

性发育

分类: 育儿类

网上有新闻说四岁半女孩性早熟,到医院就诊。罪魁祸首是因为无知和父母的疏忽导致孩子误服了妈妈的避孕药,导致出现了青春期才会有的早熟症状,第二性征发育、流血等。真是让人伤不起啊,才四岁半!

 

顾名思义,性早熟,就是指的孩子在正常青春发育成熟的年龄发育了,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如女孩的乳房发育,男女阴毛、腋毛出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外生殖器发育。在男女儿童中,性早熟的发生率大约为0.6%,其中女性多于男性(通常我们知道女孩发育要早一些)。

 

目前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前第二性征发育或9岁前月经来潮,男孩在9岁前开始性发育,可诊断为性早熟。

 

正常概念中,不到时间成熟的东西多半不如正常成熟的好。而对于儿童来讲,之所以有一个普遍的性成熟时间,一来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再一个身体上的发育还需要有心理发育相伴和相辅。

 

否则,像上文中四岁半的孩子如果早熟了,她肯定是懵懂无知的,而且会觉得自己是异类。这就是早熟后心理发育跟身体发育不匹配带来的恶果。

 

最严重的恶果是小小年纪不懂得保护自己的话,很容易受到侵害,这也就是为啥会有什么8岁、9岁的孩子当了妈妈的原因。

 

那么,如何预防性早熟呢?

 

1.现在的环境,尤其是食物的安全性愈来愈让人担忧,所以我们在选择和购买食物的时候,尽量不买反季或者是看着就知道打了药的,再有就是那种速成的动物类,尽量少吃

 

速成,其实也就像人一样,不该成熟的时候成熟了,多半是需要借助药物的作用。譬如说那很“著名”的43天养大的鸡,没有激素和抗生素(甚至还有精神类药物,据说在狭小空间里,长期被灌食且长期被照明,会产生动物精神问题),那是根本不可实现的!

 

2.将含激素的药物放到孩子不可能接触到的地方。

 

药物,一旦食用进去了,基本是不可逆的,除了祈祷上天让药物早日排出体外,然后药力作用不要那么见效。

 

像上文中,四岁半的女孩性早熟,罪魁祸首就是妈妈的避孕药。你说,这个妈妈真是粗心大意,避孕药也不放好,还让孩子拿到、居然还吃掉了。四岁半的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利害关系,可是妈妈呢,难道妈妈也不知道、不预防这种事情发生。等到这种伤害成为了事实,再去懊恼、悔恨,都是白搭、都是枉然!

 

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了,这种事情是一旦发生,概率就直接100%的,无一幸免、避无可避的。只有事前防范了。

 

3.尽可能让孩子少接触那些引发性早熟的“视觉”和“心理”刺激

 

相较于食物的“催熟”效果,那些精神上的“催熟”效果也不容小窥。

 

身体的发育,伴随着年龄的渐长而进行,也是需要体内的激素水平达到一个可以触发的值。而如果过早、过多地接触到一些性方面的书籍、画面、电视电影等,过度了,也会让孩子因为懵懂、好奇,继而进一步深入精神上的接触了解,从而引发身体内“物质”层面的变化,质变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虽然,现在的媒体上,已经无法完全杜绝对少儿不良的资讯,可是家长也需要尽可能地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氛围。选择适合孩子看的书籍、电视频道,甚至是游戏等。

 

家长还要做一些适当的疏导工作,有些话题摊开了谈、谈开了,其实孩子也就没那么好奇了。因为有了了解,也不至于太无知。

 

即便不能百分之百,可是努力和注意总是没有坏处的!

 

如果真的出现了性早熟现象,也还是需要积极去医院寻求专业的治疗和指导,否则的话,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的,包括骨骼发育提早完成(相较于正常情况)。

 

同时,身、心同步,避免孩子因此出现的恐慌、恐惧心理,避免出现一些家长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

 

既然四岁半孩子性早熟,让人如此伤不起,那么家长要提个醒了,自己多注意、多防范、未雨绸缪;如果真不巧遇到了孩子发育提前,那么也要淡定面对、积极应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