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庭信步下江南

(2012-05-06 12:24:00)
标签:

拙政园

小桥流水人家

太湖石

苏州园林

苏杭

偷得浮生几日闲

分类: 游记类

苏杭,历来有人间美景之称,上个月得缘故地重游,或许由于岁月的洗礼、外加心境的变化,在我眼中又是一副别样的“风情”!且待我一一道来!

 

一、苏州园林篇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被惯誉了“东方威尼斯”的美称。

 

苏州有园林城市之称,也是个有着相当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在中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中,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就占据其中二分之一。而且,苏州的园林跟北方同列入四大园林之列的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的区别之一便是,苏州园林以前都是私人建造的园林。

 

1)留园

 

我们抵达苏州的那天下午,就直奔留园了。留园相比第二天游览的拙政园要小很多,不过,也是小中见大,一步一景。

 

闲庭信步下江南

(真正的处处皆美景,一扭头、一抬头、一低头间便可收获一大把一大把的景致)

 

闲庭信步下江南

(苏州园林处处皆具匠心,为免白墙过于单调,墙前均有植物装点成一幅风景画)

 

留园地约50亩,建筑的数量在苏州园林中居冠,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因建筑空间处理得当,山水、田园、山林、庭院这四种景致均能显现在其中。因为用心且耗时较长,所有细节考虑比较周到,可能那个时代也不会有拆迁一说,于是想着造出精品留给子孙后代。

 

闲庭信步下江南

(很独特的窗花,而且每一扇都不同,即便是装饰性的,也体现了古人“不负窗外美景”的良苦用心)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些回廊、房屋的窗上,很多都有镂空的花型,因为古人希望能够不浪费窗外的美景,透过镂空的窗花空间,可以同样欣赏到美景,这也是古建筑中别具匠心之处,也足见古人也挺会享受生活的,当然了,还得有充足的物质基础才行。

 

闲庭信步下江南

(俗语说:一叶知秋,这恐怕是一个窗格现意境了!)

 

闲庭信步下江南

(最初留园为“刘园”,跟拙政园一样,都是私人建造,而且最初都是官宦之家的私宅。这些石头还有个有意思的名字:青云石!是不是很有感触,似曾耳闻。的确,就是借喻着“平步青云”之意!)

 

闲庭信步下江南

(这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铜钱模样的图案+花花图案=有钱花,看得我们都呵呵笑起来。原来,爱好孔方兄是古已有之,都脱不开铜臭气哦!)

 

闲庭信步下江南

(随处都有画者,专注之神情令人叹服。不过,如此美景,岂容错过!)

 

闲庭信步下江南

(难道穿越了?)

 

2)拙政园

 

次日,去了拙政园,比起留园,我更喜欢拙政园,更大,风景更加大气些。如果留园是小家碧玉,那么拙政园便是雍容的大家闺秀了。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间。

 

闲庭信步下江南

(一入拙政园大门里,满眼的石头、花草,甚是繁盛)

 

拙政园分为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相当的考究。园中“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鸳鸯厅”,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着入山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借依水而建,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闲庭信步下江南

(太湖石掩映在繁盛植物间,更是讨巧)

 

拙政园中植物满目入眼,四处繁花似锦,颇有误入人间森林花园的感觉。园中游人不少,步步皆美景,美不胜收!身处其中,一时竟会忘记人间俗世烦忧,流连忘返。

 

此次照了不少片片,均使用手机照的,效果也还不错,个人觉得都可以体现一步一景、小中见大的风格特色!



闲庭信步下江南

 

(人也成为了风景之中的组成部分了)



闲庭信步下江南

 


 


闲庭信步下江南


闲庭信步下江南

 

 



闲庭信步下江南

(这幅照片,据说是囊括了“亭台楼阁榭”几种风格建筑)


闲庭信步下江南

(此树颇为神奇,躯干已经空掉了,几乎死去,可是靠着树皮,现如今一样枝繁叶茂,真是生命力顽强!)



闲庭信步下江南




闲庭信步下江南

(悠远、空静)


闲庭信步下江南

(快到出口处,大片花草,怎么看怎么喜欢)

 

闲庭信步下江南

 

3)太湖石

 

而不得不提的是在苏州园林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石头——太湖石。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一种石灰岩,有水、旱两种,最早眼宛转险怪势,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这也是太湖石的四大特点,观赏价值颇高,在古代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之一。

 

初始看到太湖石,真没觉得有什么好看的,慢慢地看多了、看习惯了,再加上对其一点点的加深了解,发才觉得也还不错。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历练,每一个空空的洞估计就是时光留下的痕迹。

 

闲庭信步下江南

闲庭信步下江南

(这块太湖石是”三大太湖石”之一,还真有点印证了“丑透漏瘦”四大特点,只是细看看,也不觉得丑了)

 

二、杭州西塘篇

 

苏杭基本都是平原,没什么山峦,故而我们一行人还是很开心的,至少逛起来不会那么的累。

 

这次游览杭州的几个景点中,西塘让我印象深刻(西溪因为时间较短且没有主要是坐船看景,故而相对较为单一,不过景色也是很不错的)。

 

闲庭信步下江南

(古色古香的建筑,保存得很不错)

闲庭信步下江南

(不愧为水乡——东方威尼斯)


在西塘呆着,可以闲散地四处走走。或者还可以沿水找个家庭小旅馆住着,啥也不干就是看着外面的人和景。那份惬意是我们这种上班族梦寐以求的。

 

闲庭信步下江南

 

西塘是个小镇,建筑保留了以前的原貌,一色的小桥流水人家。也足见推陈出新有时候并非处处皆适用,否则一个地方想要找点历史底蕴的东西都会找不到,那就是可悲了。

 

闲庭信步下江南

 

(是否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此次行程安排颇得大家的欢欣,原因无他,只在于这次行程比较宽松、不是我们知道的那种匆匆忙忙照完相就要赶往下一个景点的模式。

 

漫步在西塘的小巷、石桥、河边,顿觉神清气爽。沿途看到一色的古朴建筑,不高且有些古旧,但是却让人心中的一些俗念能够涤荡开去。望着一些小旅馆屋檐边挂着的串串小小红灯笼,心底不禁一阵温暖,就像有一双小手轻抚心头,让人安宁。

 

闲庭信步下江南

 

闲庭信步下江南

 

街边一间间小店,小巧的门脸,夹杂着阵阵询价和讨价还价声,方才让人从半空回到了地面。我很是羡慕这些开店子的老板,多么惬意、多么随性。可惜,于我,今生是很难有此种机会能够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生活。不过,随意地逛一逛这些小店,买一些在别处也能寻得到的一些小物件,心底颇为满足。

 

闲庭信步下江南

 

其中,有一条酒吧街险些让我流连忘了归队的路。看着那些有些令人发笑的招牌和有趣的词句,顿时笑开怀了。此次没有时间,以后有机会跟朋友或者爱人过来,在此一坐、把酒言欢,人生也是相当快意的!

 

闲庭信步下江南

(一色的这种酒吧外招牌,搞笑、开怀一笑,烦絮便烟消云散开去!)

 

三、抒压充电篇

 

尽管苏杭对于我而言,并不是头一次去。可是,能够在日常繁忙工作之中抽出几天时间来,忙里偷闲去人间天堂走走看看、散散心,心底是无比的舒畅!

 

每天,远离了武汉大城市的喧嚣;每天,游走在大好美景之中;每天,轻松的跟着一帮子人一起嘻嘻哈哈、走走看看;晚间,闲散地呆着或者外出走走。于是,紧张的神经不自觉的得到了极好的放松;于是,人生就这么快意着!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趟苏杭游也可以算得上我人生中“万里路”的一部分。5天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这么悠悠地在园林、古风小镇、西子湖畔、西溪游船之上度过了。虽然美好的时光易逝,可是却也如美景明信片一般刻在心中,令人聊作日后闲暇时光中的回味和回忆!

 

在西溪岸边,陡然想起几句不那么押韵的词句,就权且作为此次苏杭出游的结语吧!

 

闲庭信步下江南,苏杭美景入眼帘。

 

吴侬软语声声慢,偷得浮生几日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