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培优低年级高年级侧重培养的素质好的身体好的习惯时间管理 |
分类: 育儿类 |
今天,同办公室的同事们在那里跟我谈及一些培优的事情,因为她们都是过来人,我也是颇为认真地听取她们的建议。
不过听过之后,虽然对中国这种“培优”教育“文化”(用文化是不是有些高抬了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恶习)心有不满,可是也不得不进了这个套。没得办法呀,人在屋檐下谁人不低头!
但是,转回头想,儿子也才二年级,明显还未迈入高年级的门槛,其实这种文化类的培优(我将什么美术了、围棋了、运动类的称之为兴趣爱好)应该还是为时尚早的。
我觉得,有几点关于习惯以及其他生活方面的素质可以在目前着重加强培养的:
1.好的身体素质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偶尔一个学期到儿子学校去,跟他班主任聊起来说我们有时还打打羽毛球。当时老师就说:其实这样也不错,因为到了高年级以后,除了拼学习成绩,也是拼身体的!
拼身体,这个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拼”这个词,还真是道出了学习竞争环境的恶劣。现在有时候儿子回来还会说:妈妈,最近XXX、XXX生病了,好几天没来。一到季节更替的时候感冒发烧的就更多了。
想想这一生病孩子就吃亏,吃药打针不说,课也上不了。平日里时间都抓得紧张,可是生病了就啥也别想了,先得把身体养好吧!
所以说,正因为低年级,学业负担不是那么重。我们除了周末会有画画、学球的安排,周一到周五每晚就是完成作业、检查批改完毕后就OK了,由着孩子自己休息一下。否则,一天从不到8点到晚上8点完成作业,孩子真是不轻松。
利用低年级的不那么紧张,可以安排孩子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活动,哪怕周末出去散个步、走走跳跳,活动下筋骨,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是有益的。
有个好身体,其实比什么都强!
2.养成好习惯
关于学习习惯,越是年纪小养成好习惯越是容易,待到往高年级走了,成为了定势后,想改也没那么容易了!
照我看,低年级孩子,只要成绩不是太差,过得去。如果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回家先完成作业、做完后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学会自己收拾自己的东西,以后不仅终身受益,稍大点,学习也会有进一步的提高的。
这个,除了靠孩子自律,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的引导和监督。孩子都是喜好玩的,很多也都是自主自觉地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家长订好了规矩,有个好的激励措施,孩子自然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可能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只要家长能够坚持、不妥协,以身作则,久而久之等到侧首一看:哇,真的就是这样形成了习惯!
所以说,一时学什么和学得怎样从长远看倒不是说真那么至关重要,但是一旦养成了坏习惯,那可是要够家长去忙乎了!
3.时间管理
我所理解的时间管理,就是孩子自己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多久来做完,遇到几件事情同时出现的时候,能够粗略地分清楚轻重缓急、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其实,对于我们成人而言,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好时间也是件相当重要的自我管理。
这些,其实很多内容属于运筹学范畴。
从今年开始,我要求儿子把小时候戴的手表放在书桌上,在做事情前和完成后学会自己记录时间。有了记录,就会有计算,计算后就自己会知道做某件事情花了多久时间,比如说作业。今天的时间和昨天是否一样,能否明天缩短一些。放手表就是希望他能够有这种自主的意识。
当然了,也是一个提醒,当看到离洗漱时间很近了,他就会想到:哇,今晚玩的时间不多了,自觉地加快速度!
其实,这些,在他幼儿园学前班便是一个着重训练的方面。这么一想,又开始感念儿子小时候上过的幼儿园了,开始心底感激他的那个带了他三年半的班主任老师,教出的一个班的孩子都很活泼、开朗!
4.与同学老师和睦相处的能力
这点,简而言之就是人际交往能力,也即情商的一部分。懂礼貌、能够协作、遵守纪律,等等都是孩子与人和睦相处必备的素质和前提。
现在的孩子,如无特殊原因,智商都不会太低。可是情商就有高有低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情商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我个人认为在这方面家长的作用是要大于老师的。
想想,一个班级,学生少则40多人,多则60多人。再负责任的老师,精力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对每个孩子关爱有加。
于是,家长的作用就得发挥出来了。懂礼貌这个是第一步,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在小区里,出门见到熟人打招呼。见面问好、离开分别时说声再见,麻烦别人的时候带个“请”字,只要家长教或者多提醒一下,孩子是很容易做到的。
跟同学相处的时候,出现矛盾问题,要帮助孩子分析、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处理,家长需要耐心地引导他。当然了,这还得培养融洽的父母子女关系,否则孩子不愿意告诉家长也是白搭!
上述这些,只是个人认为在孩子低年级时候可以侧重来加强培养的方面。根据自己孩子情况的不同,也可以扩展,或者说某些方面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也可以去侧重加强其他较弱的方面,都是因人而异的!
总之,好的体魄、好的习惯、好的性情都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