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母乳喂养表达方式吃喝拉撒睡补给 |
分类: 育儿类 |
妈妈刚刚生下了小BABY后,每天最常面对的问题之首便是吃喝拉撒睡中的“吃”。
在此要谈及的不是那种用奶粉来满足孩子的胃的那种喂养方式,那种方式如果纯粹是妈妈本身匮乏母乳的话,个人是不推崇的(还是原来写母乳喂养一篇文中说过的:牛妈妈的奶水是给小牛吃的,人一般需要吃人妈妈的奶水)。
在此要说的是母乳喂养之道。其实,很多时候也看到了不少文章,说道了国外很多定时定点喂养的方法,有些还提倡晚上不给孩子吃。
但是,想说的是:千人有千面,对于孩子,至少我自己在对待的孩子时,是充分地遵循“按需补给”的方法来进行母乳喂养的。
刚刚初生的孩子,胃容量是非常小的,有时候一个晚上要喂上七八次,虽然很辛苦,但是为了孩子也是必须这样做的。
记得那个时候儿子还比较乖,通常在刚刚开始“报警”的时候不会哭,顶多就是哼哼唧唧。而后如果没有人搭理他或者“读懂”他独特的表达方式,那么他就开始会有些零散的啼哭,再然后如果还是没人理他,他就会大哭。
所以,基本上除了我们没听见他的哼哼唧唧之音以外,多半都是会嘴上答应着“妈妈过来了,马上就喂你了!”之类的话语,边说边行动。这样他的胃得到了充实,就会非常的满足,拍过背后,很快又会接着睡觉。
再大些,他的表达方式就更多了,比如你抱着他,他会看着你哼哼,还会朝妈妈胸前示意。而且孩子跟妈妈之间的交流,总会有很多母子间心灵相通的独特方式。再比如后来我上班了,为了等我回家喂孩子(因为隔家近,中午还能回去。而且我是纯粹母乳喂养到了6个月,孩子也没有因为几乎没有添加辅食而营养不良),姥姥中间不会给很多东西他吃,所以我一回去,一看到我,他就用他特有的语言,类似“妈妈、妈妈”(那个急促的语调和尾音抬高的声调,就是昭然若示着:妈妈,我饿了,我饿了!),因为不同于吃饱的时候,我就领会到了:孩子肚子真的是饿了,赶紧要给他“干粮”吃了!
这样子,我们一起度过了母乳喂养的十三个半月,对于一直上班、还有不断被乳腺化脓、乳腺炎困扰的我来讲,已经非常不容易。而且,儿子一直是按照需要喂养的,如果动得多、或者后来大些辅食掺杂得不多的情况下,母乳就会吃得多些;反之则会少些。出去玩,间隔时间就会长些。很多情况下,都要根据孩子的具体需求来判断母乳喂养的频率、量的大小。
对于孩子喂养、抚养、教育等方方面面,其实是很难用“科学”或者“学科”来形容和归纳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情况、环境、个性都是千差万别,以及跟不同的人交流的模式和渠道都是不同的。这也就是同样地背景、同样地方法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迥异。所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动”都是不为过的。原则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这也就是我所坚持“按需补给”的母乳喂养方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