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择偶与购衣竟然如此惊人的相似

(2011-08-29 23:24:18)
标签:

购衣

择偶

进行

消费能力

合眼缘

合身

消费

成长背景

门当户对

分类: 情感类

上个星期,跟楼层里的小丫头碰到一起闲聊(确实是小丫头,比我都小了不止10岁),谈到选择对象和择偶观的时候,丫头说自己年纪还小,可以先看看。我说:呵呵,现在觉得自己很年轻吧,可是界限是25岁,25岁前有机会一定要把握好,多谈两年都可以,可是不要跟机会擦肩而过哦!然后,我们又开始聊起她心仪的对象的标准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了,身高、长相、性格等等这些自然都是在被考虑的范围之中的。

 

聊着聊着,我突发奇想,跟她说:这样,我突然想到,其实择偶就好比我们买衣服,二者间有着惊人的相似点。丫头饶有兴趣的看着我,似乎期待我的下文。我清了清嗓子,“开侃”了。

 

我说:你看,这个择偶是选择,买衣服也是选择。都是在广大的范围内进行甄选,当然了,首先你得碰得到那些对象。最根本的就是如何进行“甄选”了。

 

1.要合眼缘

 

看到了,未见得你就会喜欢。正如商场里琳琅满目的衣服,各色各样,什么款式、尺码、颜色、品牌都有,能够提得你兴趣的,你才会去接近它乃至试穿它对吧。要不就算是放你跟前,你看都不愿意看他一眼,那也是白搭。

 

而择偶也一样,周遭的人是形形色色的,啥样都会有。老的少的、美的丑的、善良的丑恶的、有钱没钱的,数不胜数。可是见得着的人,有机缘能够对面相见的,最重要的是要入得了你的“法眼”。也就是最通俗的话“合眼缘”。

 

换而言之,购衣与择偶,这第一步都得是给衣服和人一个机会,有了机会,看得过去了,才会有欲望来进行下一步。

 

2.要合身

 

估计几乎所有人都会有买衣服的经历和经验,基本上有机会都会把看得上的衣服试穿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合适、是不是和自己相配。再好看的衣服,再中意的,如果上身后不合身了,那估计就没戏了。一般来讲我们不会费尽心思买一件不合身的衣服回去改,那样太费劲,而且十有八九也改不好;我们也不会穷极无聊的去买一件衣服回家做摆设。

 

而择偶呢,对于合眼缘的人,我们可能会进一步进行接触了。通过日常的交往、相处,点点滴滴的细节去了解那个人,看看是否性格相符(至少也不能性格不合)、性情相投(不能呆一起就没话说)、是否有共同的语言和爱好,甚至是还得看看那个人的家庭是个啥模样,譬如有些什么人,父母是否健在、有没有离异的情况,家人相处是否和睦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纳到“合身”与否的范畴,也就是说,一件衣服除了款式跟自己年龄相配,还得看肩膀啊、腰身啊、长度啊是不是合适。

 

通常来看,大凡一开始便性情不合、观念相左,或者说是跟对方的家庭格格不入的,多半不会继续往下走了。因为人的本性是很难改的,而最不能选择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出身(没有什么歧视的意思),所以如果强行撑下去,除了死受罪,即使进入了婚姻的殿堂,搞不好也得中途一拍两散。

 

这么看,这个”合不合身”是至关重要的!

 

3.要“消费”得起

 

之于购衣,消费能力对于最终能否购物成功其作用是显而易见。再喜欢、再合身的衣服,如果远远超出自己的消费能力,哪怕打肿脸充胖子的买回去,也至少要遭受“超支”的恶果以及“善后”的苦恼。多数情况是:试一试、美一美,然后望衣兴叹!

 

而对于择偶,这个“消费”其实是两人能否最终有能力、有机会步入“围城”之中。打个比方说,童话故事中,经常有灰姑娘与王子、公主与平民小伙子共结连理并幸福生活下去的,可是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是要么历程太过艰辛,要么干脆就以失败收场。最典型的有查尔斯与戴安娜王妃的前车之鉴,近的有李泽楷与梁洛施轰轰烈烈的演绎。

 

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一个词“门当户对”,有时候会被不少人理解为势利,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词其实说的是相当有道理。财富、门第倒只是一个表象,真正深层次的是二人的成长背景、教育经历、价值观念等等方面是否相似,能否在未来的共同生活中真正融入到对方的家庭中去,能否为对方的家庭、社会环境所接纳,这些因素和背景会对择偶成功后的生活产生绵如细丝、滴水穿石般的深远影响。这个门当和户对更多的显现在双方会否真正为对方以及对方背后的一切所接纳并且有正激励的相互作用

 

如此看来,上述的三个相似点无论是对于择偶也好、买衣服也罢,都是举足轻重的。既有着先后的次序、又是缺一不可的。少了哪一个,成功就会变得很渺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