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度假不旅游的简单快乐
(2011-08-18 22:18:44)
标签:
经济条件想法生活状态感悟随性随意旅游度假本真 |
分类: 随感类 |
说起来,出去玩估计没人不喜欢。我嘛,大学时陆陆续续的做了不少穷学生的旅游,多半是到同学大学所在地游玩。这样想起来当年还欠着别人很多的人情呢,不过都是兄弟姐妹也就不用还了。
人是到了不同的阶段才会有不同的感悟,也自然就有了不同的想法,当然了这样的不同是一定要与生活状态和经济条件挂钩的。年年月月的奔波,如果还是单纯停留在为了生计而奔波,那么想必很多的想法也就生于想法、而止于想法了;如果经济条件十分的有限,那么再多的感悟也是枉然,甚或是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所以,能够有机会、有时间、有闲情和逸致出外走走的话,那是上天的眷顾加自身的努力,自得其乐、自娱自乐也就好了,也不必站着说话不腰疼,否则有过犹不及的嫌疑。
刚刚看到一个博友写的旅游与度假的不同感受,我倒是十分的感同身受,虽然我活了30多年也没怎么真真正正地度过几次假。但是之于旅游的感触,那还是相当的“深厚”的。
年少时,主要是读大学的那几年,纯粹的穷学生一个,每月父母辛劳所得的一部分要邮寄给我作为生活费,能够从微博的生活费中挤出一些钱作为游资实属不易。但也有过那么几次的出游,因得多为旅游目的地的同学充当地陪,甚至有一次是同学当了“三陪”(陪吃、陪喝、陪玩)后临我回来头一天还赞助了我一套衣服的钱,当时我是内心里信誓旦旦的决定以后赚钱了一定要还人情。可后来那位同学比我有钱多的去了,也就不在乎我那份人情还不还了(也是同学人好,加上我们一帮子同学们感情很深厚)。所以,那个时候的游玩还比较轻松,也比较闲散,吃喝玩方面没有亏待自己。好像玩了好几个地方,北京、泰山、江浙一带、胶东半岛都是在那几年玩的。感觉就是一个词:开心,还是那种很纯粹的开心,也许更多的是掺杂了不少“少女不识愁滋味”的成分(毕竟还未涉世,也没有赚钱的压力)。
后来,上班了,开始没什么余钱,也就没什么机会到处玩,简单的几次还是匆匆的和老公或者是同事一起出行,恨不得都是2天往返,自是匆忙得很。这种时候旅游有一些到此一游的味道,也就是去过了而已,至于当地的美食、风土人情是没时间也没机会细细品味的。
之后几年因为被评为单位阶段性时间内(比如季度)的什么优秀员工,还运气好(头一次是因为有机会出去旅游的人都去过当期的那个目的地,后一次是原本要去的人出国了,而恰好负责的人想到了我)有幸出去公差旅游了两趟,地方其实还不错,第二次出去因为正好目的地中的两个城市有我们的子公司,还受到了热情洋溢的接待,所以印象还不错。
只是头一次那个地方真的只能用差强人意(我都想用不如人意)来形容了,一个是那个饭菜实在是差,我原本是个非常不挑剔的人,吃不好不说、还经常吃都吃不饱,有几顿还是冷的(不过这也是团队旅游的通病,但是单位每年都组织好几次这样的大型旅游,还能这样就很不能理解了);还有就是那个导游真不咋地,因为是有几分姿色的年轻导游,所以经常有人自告奋勇的帮她拎包,到了一个地方后不是她清点人数,她自己就那么舒服的一站,嘴里振振有词:你们自己把人数清点一下,不要漏了啊。一路都不知道是她导游我们,还是我们导游她。引导大家购物的时候倒是万分积极主动,居然在鼓浪屿告诉我们:只有这里的XX店这一家馅饼是正宗的,其余都不要买,旁边当地人听到了偷偷跟我们说这是假话,很多地方的都很正宗,于是我们都约定好都不在这家店买,当时导游和地陪那个脸长的啊,我们看着又生气又好笑。自然后来我毫不客气的给了导游一个差的评价。
于是,旅游的记忆深深的被这次的过程打下了印迹。对于旅游,真的是喜忧参半、爱恨交加(确切的说是团队游,吃不好、被购物等等,只要不是太过分,通常中国人应该是能够忍受的)。
再后来,孩子大了,觉得必须带孩子出去转转,自己趁着年轻也可以出去走走,加之老爸辛苦了大半辈子(老妈走了,还一个人),诸如此类的种种理由,使得我最近两年着手组织家人外出度假了几次。
说是度假,而不是旅游,原因是这几次纯粹的就是自己和家人出去转转,随性的,很闲散的,不受约束的到某一个地方或者城市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品位当地的美食、看看自己想去看的风景。没有那种匆忙,也没有那种到一个地方就拍一张标志性建筑照片以表示到此一游的需要;可以想什么时候出门就出门、想吃些什么就吃什么、想多逛就多逛、不想逛就呆在住的酒店哪怕只是呆着。所以我很愿意选择博物馆或者是可以从不同视角来了解当地的方式。
这种我想这应该就是度假,随意、随性、随喜好的安排假期的时间(假期很短暂,我们到现在因为工作了10年以上方才能有10天的假期),可以没有那种针对性的目的,只为了放松自己、让自己和家人有一个完整的时间共处,有机会珍惜原本就不多的短暂的缘分(几十年,除开吃喝拉撒睡,在一起能够真正共处的时间着实不多)。
这个时候,我发现自己才能开放自己的心灵、有机会细细的研究我想去看什么、想了解什么、喜欢些什么;这个时候我才能真正的放下繁琐的工作、净化一下自己的头脑,摆脱一些无意义、冗余的东西,做一回本真的自我。其实,这些一直都是我所期待的自己的样子,只是人生受限的东西太多,不自由的时候远较自由的多。
所以,这种机会能够由着我自己来安排度假的全过程(虽然操心,不过乐趣还是蛮多的,至少充实了不少),我也是相当的怡然自得,渐渐也变得成熟起来。谁说人天生就是能干的,能干也是需要由时势来“逼迫”的。
于是,我又想起了一个富翁跟一个渔夫的对话,富翁劝解渔夫要怎么怎么一步步让自己忙碌并且富有起来,说了弯弯转转的一堆后,渔夫问富翁:那我完成了这些,富有起来了,该怎么做?富翁说:那就悠闲的在海边钓钓鱼、晒晒太阳。渔夫反问富翁:我现在就是这样啊,何必还要那么麻烦,去做你前面所说的那么多事情!
这个故事估计也就是告诉人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幸福的、也是可以很简单的。我想,度假应该可以算是一件这样幸福和充满乐趣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