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父母要学会跟孩子说“没关系”

(2011-02-20 12:55:47)
标签:

武汉

挫折教育

父母子女关系

没关系

宽容

杂谈

分类: 育儿类

这几年频繁从网上看到有大学毕业生工作后因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或者感情等因素导致一时想不通自杀的事件,有些甚是惨烈,令人听之动容、见者后怕。今日又是无意中知道了一则这样的消息,原本在学校成绩优异的人因为工作中的一些挫折(其实也算不上挫折)心里落差太大,走上了不归路。觉得十分的可惜,家人肯定是悲痛欲绝。

 

我跟朋友聊起这些,心下也是非常的戚戚。我跟朋友感慨:这看来养个孩子,不求别的,只求他能平平安安,有一口饭吃自食其力就够了。有时候要求太高反而是种压力。朋友也说:是啊,挫折教育也很重要。我说:挫折教育倒是一个方面。我觉得要经常跟孩子说“没关系”,尤其是他遇到事或者偶尔做错事或者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他才会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严重,可以让他主动解压。朋友也十分认同。

 

这让我联想到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那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池莉写的,也是一位武汉人。她在自己的书里写自己的女儿,大意是通常她和女儿关系都很融洽,一般小事都不会太计较,经常很宽容,遇到什么事情(通常也不是原则问题了)都会告诉女儿“没关系”。有一天女儿跟妈妈去别人家做客,吃饭的席间那家人的小孩把汤给弄泼了,家长是一顿怒吼。女儿看得心惊胆颤,回家后告诉妈妈:她发觉了自己妈妈的好,至少在这种事情上从来不说她,更谈不上了大吼大叫了。只有那种氛围宽松的家庭,孩子才会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将自己的比较坦率的跟老妈谈及。

 

当时看到这些,我就心有所思,做一个家长不容易,做一个能被孩子接受又讲求方法的好家长那更非一件易事了。而且每个孩子特点、个性、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都不尽相同,同样的方法也未必都能达到一样的效果,这就要求家长要各个对待,找准自己孩子的特色和脉象(借用中医的用语),对症处理。

 

之所以认为家长应该学会对孩子说“没关系”,是因为,这一句“没关系”看则简单,实则关系重大:

 

首先,人非圣贤,就难免会犯错误。无论大错、小错;生活中的、学习上的,总之都无法避免。对于孩子而言,很多时候是出于好奇心,或者是因为生活经历少、缺乏常识性的认知,再或者是对于某种行为的后果难以预知而无意识的错误。例如上述例子中的一个不小心把汤给弄泼了,纯粹是不小心而为之的,可是家长却觉得不应该,于是便雷霆大动,实在是没有必要,完全可以轻描淡写过去,我想孩子肯定也不想这样的,以后他自己也会小心行事避免同类事情发生。我们家像芝麻绿豆的小事情,我一概对儿子说“没关系的,以后注意就好了”。

 

再者,还有一种情况,比如儿子之前参加学校的比赛,他赛前问我:“妈妈,如果得不了第一怎么办?”(其实,这是儿子在试探我,也在看我对待比赛的态度如何)我每次都告诉他:“没关系的,你只要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哪怕连名次都没有,妈妈也还是会认为你很棒的。不过,得了名次,妈妈也会为你感到高兴的!”所以儿子后来逢比赛,自己都会像念经一般跟我说:没关系的,尽力了就好,妈妈都会为我加油的。”其实,从我们自己来看,哪有人不想上进获取好名次或者好结果的,但是,结果是与能力挂钩的。一句简洁明了的没关系可以很轻松的缓解孩子的压力和疑虑,让他轻装上阵。

 

仔细想来,在孩子做错事、或者不小心有过失、再或者是有些事情结果与初衷有所差距时,最初内心一定是惶恐的,如果家长一句温暖的“没关系”说出来,孩子的心底无异于枯木逢春。安抚之后,如果有必要跟孩子解释、委婉的指出错误之处,以及日后如何做能够避免再犯,这样孩子会虚心听取并记住的(当然有时候还会故伎重演的)。这就是一个皆大欢喜、两全其美的好方法,说的人方法得当,又避免了激化和孩子的矛盾或者日后的阴奉阳违;听的人是内心感激(中国的父母多半是严厉有余),自是会以行动来表示的!这样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间建立起深厚的朋友关系和紧密的情感纽带。

 

对于那些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动辄在孩子犯错后严词以对,甚至是本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则来对待的家长,实际上无形之中封堵了“沟通”之门。孩子可能会很畏惧犯错,也惧怕家长,要么心怀忐忑、不满,还会以后有事情发生也不愿意告诉家长,反正告诉了还会招致一顿训斥或者打骂,干嘛不躲躲初一、十五会怎样以后再说。这样的父母子女关系往往会陷入僵局,如果演变为对立面那就很麻烦了。

 

还有,从来或者很少说“没关系”的家长教育的孩子要么会唯唯诺诺、胆小甚微;要么是桀骜不驯;要么就是一根经。估计这也不是家长所乐见的局面和结果。

 

再回到开头的话题,我想,一个孩子有理性的父母,在非原则问题(这个另当别论)上家长能够宽容对待,并让孩子知道很多时候无论挫折、错误也好、失败也罢,只要是认真对待,只要日后还要去改进,哪怕这种改进的途径堵死了、也总还是可以另辟蹊径的;即使最不济,还有一个健健康康的“青山”在,生活总还是有办法继续的。我想,这样的孩子才不会一根经、才不会一遇事就想不开、想不通,更不会去走上不归路!

 

有时候,一句简单的“没关系”可以改变很多、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