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六年级女孩子呵护决定左右一生交学费一步之差贻误 |
最近跟同事吃饭闲聊时说起了以往的一个好朋友,在言谈之间,我无不透漏出莫大的痛心和惋惜,而且大家都觉得一步之差真的可以影响一个女孩子的一生!
我眼前不禁浮现出好友儿时那圆乎乎、红润润的脸庞,甜美的嗓音,娟秀的书写以及令人羡慕的多才多艺!说起来,当年读书时她和我几乎不分伯仲,考试往往也都会进入班级的前三甲,可是命运弄人,一开始各方面差不多的人,有时候走到人生途中际遇却是各不相同的!
我跟她是小学时的同班同学,读书时,她的汉字书写之漂亮在班上几乎是无人可及的,加上圆圆可爱的脸,很是受同学们喜欢,我和她算是关系较好的朋友。直至到小学五年级读完后,我们的情况大致相同。我们那一届恰好遇到教育体制改革:将小学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可是这样一改革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如果原本要升入初一的一届学生都被留滞到六年级,那么势必当年的初一就没有生源了。于是学校就采取了折中的方法:整个五年级的学生在暑期突击补课一个月,然后统一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决定是否有资格升入初一。于是乎,我们一干人就不得不在炎热的酷暑天天跑到学校黑汗水流的上一整天课(我那时每天带一个新采摘的西红柿和松花蛋,作为父母给我额外的补课奖励,那个时候西红柿好好吃呀,不像现在的都是激素催熟的,一点味道都没有)。最后一天自然是考试,很简单只考语文和数学,记得当时我还考了那一批人中的第一名,而好友考了第三名。
本来应该非常顺理成章,我俩都应该升入初一的,可是好友的父母不知作何想法,非要坚持让她再读一个六年级,美其名曰多巩固一下!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因为是考试成绩在前半程的都升入初一了,剩下读六年级的都是成绩排名靠后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不爱学习,还有一部分恨不得是些小痞子类型的,那个学习的风气可想而知。我那位聪明的好友在这种“大染缸”里浸泡了一年,不是我这么“蔑视”下一届的学风,而是自从我们升到初一后,据说那个六年级什么谈恋爱、打架诸如此类的种种现象屡见不鲜,恁是凭你再勤学也会多少受到干扰。我那个好友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以至于毕业考试远远没有头一年的好成绩了,我知道后跟我妈谈论,我妈妈当时的感慨便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因为我们一直都保持着到对方家里串门玩的习惯,即使我俩家相隔有很长一段距离)!没想到,老妈当年不经意的一句话竟然一语成畿!
后来的一切可想而知,直至高中她的学习成绩再也没有起来过,甚或是我刚上大一的时候居然从还是高三的她口里听到了同学坠胎的事情,我就可以想象出她的周遭人员和环境是个什么样子了。我依旧不停的给她写信,鼓励她努力学习,咬紧牙关争取考上大学。她也是,自己说在收到我的信之后的几天可以鼓起精神,待到过了那阵子劲了,一切又照旧,该干嘛就干嘛!
在她高三放寒假的一天,我到她家里去玩的时候,她偷偷告诉了一件令我很是震惊的事情:说是不久前的晚上,因为学校距离家里有二十多分钟自行车的车程,一个一直追求她的男孩子(是不是社会上的人已经无从考证了)带着几个人追随在她身后,由于一路上几乎没有其他的行人、加上天气不好还下着雨,她在路上被吓得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受惊吓过度后几乎失声了,好多天都不能发音。当时听得我吓得半死,后怕不止,如果那个男孩子心思再坏些,真不知道还会发生些什么。
我跟她父母也是熟悉得不得了,而且她的父母口口声声说有多重视她,可是居然晚上9、10点钟离家这么远、沿路还有些荒地情况下,都不去接一下自己的“宝贝”女儿,要是在我家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后来我偷偷跟好友说:以后你有什么事情或者害怕了,你就直接要求父母去学校门口接你,反正也就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让父母辛苦一下就好了!她也答应了我。由此可以想见,她是否真的能在那样的环境中静下心来学校,还不断的有男孩子追她,听得我都对她的升学前景感到不乐观!
再后来高考落榜,这个也在我的预料之中。我们70后的学生其实比现在的学生要辛苦很多,因为考大学的升学率大约在10-15%左右,按照现在的分数线可以上一本的在我们那几年也就只能上个专科甚至是中专,可见升学率之低。不过我记得当年除了正规录取,还有委培和定向这两种性质的途径可以上大学。好友跟我提及原本她父母是可以搞到一个委培的指标的,可是一年要交3000元的学费(当年我是800元的学费和书本费),她的家里可能正好因为别的事情要用钱,于是父母就不愿意交这个学费,于是便又让她再复读一年。我当时一听就知道事情不妙,因为当时她的分数考得很低,按她的底子再复读一年也是不会有很大的转机的。我也只是个外人,在她们家玩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发言权。
又是一年,好像后来考的分数也并不比前一年分数高,还白白浪费了一年的光阴!不知道她的父母是心疼钱大过于她,还是家里已经紧张到了拿不出那3000元钱来(其实跟亲戚借也是借得到的)。后来我再去她们家我都感到不自在了,在饭桌上她妈妈拼命的夸我、拼命的贬低她,搞得我吃饭吃得如鲠在喉,后来干脆就不怎么去她家了。
再后来,一度失去了她的消息,只是间或电话联系告诉我在酒店打工、当领班(当时没有手机,只有叩机)。因为环境的缘由,还发生了一些不愿看到的事情,真的让我深感痛心和无奈,可是我也没有办法改观她的生活,只得任她像浮萍一般在社会中漂着,尝尽人间的苦乐!
漂泊多年后,她终是回到了老家,几年后跟一个原来的同学结婚了,初始跟老公还不太和谐,不过到后来有了孩子,日子才渐渐平稳下来,她也就接受了现状,在家相夫教子。只是,当年灵秀的摸样已经不复存在了,灵动的双眼中已经蒙上了一层岁月的沧桑,好在现在的生活过得还安稳,让我略感欣慰!
也许,在她心中,也会闪过儿时的理想,只是最初的理想、愿望已经是成为过往;如果让她回首,我想她心中还是有几分怨的,连我这个局外人都心有埋怨,何况是她这个当事人呢!
我一直无从深入的跟她父母交流,无法了解她们最初的想法和决定的来由。我一直很想知道:为什么她们声称挚爱自己的女儿,却总是在关键的时刻做出让旁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决定。正是这些决定一步一步影响了好友的一生,让她原本有潜力、有资质的一个人,到最后一步一步走错、一步一步错失了原本应该属于她的机会,让她跟我们这些朋友一步一步隔开距离。如果当年多读一个六年级的初衷是为了让她巩固知识,我尚且可以理解,毕竟家长并不一定完全明晰六年级和初一的知识结构的。但是后来因为不愿意交钱一而再的不让她继续读大学,我实在不能理解。因为以她们家的条件真不致于此。可是,就是这在交钱的犹疑之间,就决定了好友一生的方向。如果不是现在生活状况勉强差强人意,我在内心深处都不能原谅她的父母当初的决定!
再或许,她父母当年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可是如果父母再努力一点、再为女儿着想一些,可能她就可以如愿上大学,如愿毕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许她选择的老公就不是现在这个,她应该可以有能力来左右她的人生方向了。只是,凡事时过境迁后都不能再用“也许”二字来追忆的!
借此,真的很想告诉那些爸爸妈妈,尤其是女孩子的爸爸妈妈们:请好好呵护自己的女儿,多替她们的未来考虑一下(女孩子需要比男孩子倾注更多的关爱)。有时候一个决定可以改变她的一生;她在你们的引导下的一步之差会对她的下半辈子产生无法磨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