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儿子妈妈爸爸原则问题细节计较引导分辨是非 |
分类: 育儿类 |
最近发现:儿子不仅个子突飞猛长,思维的成熟度也在不断增加,搞得我都有些不适应。好在我俩以前一直是半母子、半朋友的相处模式,还不算完全不能接受!
本周早几天的一个晚上,因为老公个人习惯的问题我们争执了两句,惹得我不快,所以那晚就带着儿子到另一个房间睡觉(弟弟家孩子那几天在我家玩,所以我就带儿子睡)。不过我这个人是什么事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晚就气消了。
第二天晚上,照例是跟儿子在房间里玩。到了快要睡觉的时间,儿子跟我说:“妈妈,我们今晚还是在这个房间睡吧!”我逗他:“你不怕爸爸的臭味了!”他很认真的说:“没事的了,反正等他回来我们都睡着了,臭也不知道了!”我说:“那好吧!”
晚上,我俩头挨着头的躺着,儿子说:“妈妈,我俩聊会天吧!”我说;“好吧,对了,我跟你讲啊。昨天你爸爸惹我生气了,我不想理他!”儿子沉默了几秒钟,说:“好吧,你不想理就别理了!”我说:“你这么快就同意我的观点了。”儿子说:“谁让他惹你生气,不顾及我们的感受呢!就先别理他了!”我故意试探他说;“那我以后也不想理他,怎么办,我有些讨厌他了!”儿子一听有些急了,以为我要动真格的了:“哎,妈妈,你怎么这样,爸爸又不是你的仇人,干吗一直不理他。好歹他也是我们的亲人呐!”
我暗自发笑了一下,赶紧说:“好了,我说着玩的。怎么会一直不理他呢,我昨天就已经原谅他了,这都是生活小细节,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原则问题,过了就算了!”儿子松了口气,接着问我:“那妈妈,什么又是原则问题?”一下子倒是把我问住了,该怎么给一个不到7岁的孩子解释大人世界里所谓的原则问题才好。
我停顿了一下,脑子里激烈的加速运转起来,告诉他:“你也看过很多电视新闻和电视剧,妈妈认为的原则问题是什么呢,我就给你举两个例子吧:你看电视里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比如把家里的钱拿出去赌博,全输光了,搞得家里没有钱了,没法生活。”儿子说:“哦,妈妈我知道赌博是什么,那是不好。”我见他完全能理解我所说的,又追加着说:“还有,有的爸爸或者妈妈吸毒,吸毒你知道的,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正常的人,比如你和我,那是对此想都不要想,坚决的不能碰的。一旦吸了毒,那家里就没个好了!”儿子靠紧我,有几分害怕的说:”妈妈,别说了,好可怕。”我从来不知道说到这个儿子还会害怕,看来我说得有些早了,我搂着他轻轻的拍了几下他的后背:“没事的,妈妈只是举个例子,这些就是原则问题,如果触犯了这些类似的问题,那么就是不可原谅的事情。”儿子“恩”了一声表示赞同,说:“哦,我知道了,原则问题是不能去做的,如果不是原则的问题只要是亲人还是可以原谅的吧!”我说:“是的,其实一些小事情亲人间就不要太计较了。像昨天爸爸和妈妈,虽然也会争几句,但是那是无关痛痒的,只要爸爸以后注意了,妈妈也不会再跟他不愉快了。反正都是一家人还是要和和气气的,否则天天吵架对谁都不好的。你说对吧!”儿子当场完全同意,也楼了我一下,告诉我:“妈妈,你说的对。我知道了,亲人间不能太计较。”我呵呵一笑说:“是的呀,不光是亲人间,就是和其他朋友、同学什么的相处,还不是一样不能太计较。如果太计较,自己会生气,和其他人关系也不好了,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子很没意思,自己也不会开心的。”儿子似懂非懂的应道:“是的,我也觉得这样子不太好!”
我看就“原则问题”已经聊得差不多了,我说;“你已经大概知道什么是原则问题,原则问题就是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妈妈只是要你知道,有些事情既然已经知道属于原则问题,那么就不要去做。你记住就好了!”儿子说:“哦,我明白了!”我最后在睡前补了一句:“还有,妈妈永远都是爱你的,爸爸也是。虽然你有时候做的事情不对,妈妈肯定会不高兴或者生气,但是即使是生气妈妈也是爱着你的。爸爸妈妈对于孩子永远都是很爱的,那你对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呢?”儿子马上说:“我也是很爱很爱你们的!”
谈到此,我跟儿子说:“哦,我也知道了。好了,不早了,我们睡觉了,晚安!”儿子也跟我道了声晚安,我们就各自陷入沉默准备入眠了!
经过此番谈话,我真的是收获颇丰、感慨万分:
1.突然间,发觉儿子的思想其实已经很“成熟”了(不可小窥,很多成人才知道的道理其实他都是明白的),而且还是很敏感的。看到我和他爸爸头一天不愉快,知道从中弥合我们,让我们在一个房间里睡,不要分房。也许我们早已忘记了我们童年时期的心中所想,我们已经无法以一颗孩子敏感的心来体会父母的不愉快、争吵、伤害带给他们的影响。可是他们却会以自己的现有力量和方式来“拉拢”爸爸妈妈、来成为家庭的润滑剂。反倒是我们做家长的需要从中惊醒,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孩子还有身边的人!因为稍不留神,有时候无意之中的一件生活小事都有可能给他们的心灵蒙上阴影。
2.所以,不要以为孩子小,可是在即使6岁多的年龄,已经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父母一定要审慎的进行引导,让他有正确的识别和分辨好坏、善恶、是非的能力。“有样学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个人觉得:既不能让他以为世界什么人什么事都是美好的,毕竟生活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阴暗面和不完满的事物;但也不能让他觉得世界一无是处,遍地黑暗。只有客观的以一种平静和平淡的口吻进行交流,在合适的时机让他对各种事物方方面面都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才不至于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他们突然遇到时惊慌失措,或者一下子让以前建立起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崩塌,因为反差过大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其实,这是个很难把握好度的事情,做起来既要有天时,又要有地利和时机。不过,我想只要我们脑子里有这么一根“弦”,善于挖掘和发现,从旁正确引导和指导,总是会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