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书信信件美好时光明信片蝌蚪文眷念纯真情感 |
分类: 随感类 |
本周同事接到我在世博游玩时无意写的明信片,夸我有心(可惜因为邮编写错浪费了3张,要不还可以多寄几个朋友)。
凝视着明信片,突然间非常怀念过去那种依靠信件来传情达意的时光。虽然觉得现在用电话、邮件来沟通交流确实要快捷方便很多,但是以往那种触摸着纸张时的厚重感、看着熟悉的蝌蚪文字时的的那种亲切和熟悉感以及时过境迁后重拾信件时的那种无限回味,五一不让人留恋。
想当初上大学时,由于电话联络不像现在这么的普及,一直是靠书信和家人、同学、朋友联络。每每收到书信总是很欢欣,可以感受别样的情绪,有亲人的关心(老妈是几乎每年生日都会在信封里夹带一些钱给我生日的时候花)、朋友的问候以及借此了解各自的状况。收到信件后随之就是写回信,在校园里写信也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自己的生活细节、喜怒哀乐的点点滴滴、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无不洋溢于笔纸之间。既是生活中的精神食粮,也是一种形式的慰藉!
毕业时,由于书信数量太多不好带回,我一时鬼迷心窍把书信都给销毁了,几乎片纸未留。到现在还在深深的后悔,多好的第一手资料啊,要是留存着是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的见证,也可以作为现在写博的灵感来源。可惜呀,现在几乎所有的内容都不太记得了。
毕业后,就是在漫长的与男友分离后热络的联系,虽然期间电话也很多,但仍然保留了书信往来的习惯,一则信件可以留下来反复的观看、品味,二则中国人实际上比较含蓄,有些情感的表达当面或在电话中不太好明示,但是用写的话就容易自由发挥了!于是,中间还出现了为消除长时间分离产生的疏离感而引发的”百信之约”,也就是我和他约定如果书信的数目达到100封的话就是我们订终身的时机。呵呵,不过他的书信只写到了30多封人便来到了我身边,自然书信也就不用再写了,但情感不用信件也可以顺畅的交流了。更有意思的是,也许真的是机缘巧合,那一年我最后寄给他的一封信中似乎隐隐有分手的意思,也许是一个人孤寂无奈一时冲动写下的字眼,好在他恰巧就到来跟前与我相聚了,待到问他此事的时候他居然说没收到。自然书信的使命在我们之间暂时的告一段落了。
可是,我依然会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偶尔翻阅一下当年的来往信件,也为现在平静而按部就班的生活增添一丝美好的回忆,还可以看看那些以往对未来的憧憬是否得以实现。记得后来曾有一些成为了和好朋友、同事的笑谈。有一个就是:当初两人分隔两地的时候在信件中我曾提到“只要两个人能够在一起,哪怕一个月只赚500块也心满意足”。现在想想,真要是一个月都只赚500块,恐怕得喝西北风过日子了,那多半落入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境地。不过也看得出来当年的情感是多么的质朴和真挚!
现在提到写信真就觉得是件遥远的事件,而且拿起纸笔都不知该从何下手了。反倒是触摸着键盘感觉就来了,噼里啪啦的指下就敲出了一串串的文字,方便倒是蛮方便的,写错了删除便可。
只是,仍然在心里有一丝对信件的怀念,也许眷念的不是写信本身,而是眷念往昔那美好的点滴、纯真的情感和逝去的年少时光,还有那些曾经给我写过信,给予我关怀、感动,一直在分享我的欢乐和忧伤的人,其中包括我那已经不在人世的母亲!
---记于201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