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无良庸医的那些事
(2010-05-21 10:57:11)
标签:
庸医无良肺炎医德感冒咳嗽道德沦丧监管缺位杂谈 |
分类: 随感类 |
下午,工作间隙同事丁美女跟我们谈及她女儿前一阵在医院看病时的遭遇,义愤填膺,讲述完后强烈要求我为此写一篇博文,以泄其“心头之恨”!
其实她的遭遇估计绝大多数身处当今中国社会的公民都会遇到过,既不是个案、也不是特例,而是沧海里的一粟,简直可以说不足为奇!
起因是她女儿多多最近两年被中耳炎所困扰,隔三岔五就奔赴医院,这不,上周又是一遭。这次是突然在晚上发病,无奈之下只好就近去妇幼挂急诊。接诊的是一位年轻的医生,他询问了病情后就对症开处方了。按照妇幼医生的习惯通常是开至少三天的点滴,同事就去交费拿药,结果一针药才30多元钱,加上注射的服务费一针合计50元,三天总共150。这太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了,以往几乎每次她都是挂的一个专家号,而且几乎每次那位年长的专家都是开5天的点滴,一天的费用少说也要150,这次居然三天的总费用合计也才是原来那位专家一天的说开的医药费。人就是这样由贵到便宜了反而心里直敲小鼓,陪女儿打上了针,她就指派老公去找那位急诊的医生咨询,主要也是怕耽误了女儿的治病。
过了会她的老公“款款”的回来了,如实汇报了询问的详情:那位急诊医生在得知病人的疑虑后翻看了之前病历上的医疗记录,看完后他自顾自的笑了起来,笑过一阵后,他说:“以前用的药(主要是抗生素类的药物)太狠了,如果这样用药到以后有炎症就必须用更加狠的药,严重的话会导致无药可用的情况发生。一开始就先用初级的药物吧,对孩子身体要好些,从长远来看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听完这一席话,像我们这些有一点基础知识的人已经心知肚明了,是个人也知道了医生的潜台词“药物用得越高级,尤其是抗生素类的药,回扣肯定越多”。之前的所谓的老专家压根就不管怎样治疗和用药对病人最有益,他的出发点是什么药物回扣更高就开什么药,至于以后的治疗该怎么进行,是否会有严重的后果他才不管不顾呢,又不是他什么亲人,他只管不停的往腰包里赚钱就够了。(在此深切同情丁美女一下,我也是感同身受的)
这么看来,这种医护败类纯粹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简直就连狼都不如,用禽兽不如这个词反而是玷污了禽类和兽类的。如果有前世今生和来生,按照他今生的种种估计只有下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才能赎罪了。
谁都知道现今的医院都会存在不言自明的潜规则,但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谁都不愿意遭遇潜规则。遇到一个真正有良知有好的医德和医术的医生是何等的不易,甚或千载难逢。多花钱、花冤枉钱倒是其次,耽误正确治疗和医治的最佳时间是会祸害病人的,严重的还会害人性命的。
记得上个月周在学校停课的时候,一个老师也说起他带母亲去上述医院看病的过程,也同样遇到了一个医德败坏的庸医,因为季节更替时冷时热很多人感冒咳嗽。结果好家伙,他看至少前面三个病人医生都是只问了一下症状,通常都是回答“感冒咳嗽”,这一句回答对医生来说就“足够”作为判断了(估计中国医生的老祖宗华佗、孙思邈等人如果泉下得知这样诊疗,搞不好一激动会从地底下冲上来的),医生头也不抬了,刷刷刷就奋笔疾书,边书边振振的说:“肺炎,住院!”而且前面几个人无一例外都享受了“肺炎住院”的待遇。轮到他母亲看病时,同样说了句“最近感冒了,有些咳!”结果也同样换来了“肺炎、住院”的“同等治疗”!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后来他忍无可忍将处方单子当着医生的面撕掉了,因为不说望闻问切,至少对病情有个简单的了解,做个基本的肺心音的听诊,然后再做判断也行,总不至于凡是个人咳嗽就是肺炎,凡肺炎无论病情轻重就非得住院。毕竟去医院的病人都把治病的寄托全部放在了医生身上,对医生也是满怀着信任的。这样子下去估计去看病先得把医生假象成敌人了,还是磨刀赫赫的敌人!
后来神奇的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这位老师带着老母亲转战到另一个医院,万幸的碰到了一个真正德高望重的老军医。在等待了半个小时后看上病了,老军医是仔仔细细、全面的询问了老母亲的情况,连一个星期内每天穿多少衣服、最近吃了什么食物、到哪里去过都问了一遍,问得那个老师心里直犯嘀咕,摸不清行情了。最后老医生问家里存有什么药,得知还有阿莫西林消炎药后,说了一句:“回家吃三天阿莫西林,三天后没有好转再过来!”听完后,老师愣住了,他说:“怎么我排队排了半个小时,你又问了半个小时,然后什么药都不开,就让我们回家了?”老军医只好又解释了一番,说是老人只是稍微受了点风寒,吃点消炎药就会好的。老师无奈之下硬着头皮把母亲带回家,吃了3天药后果然全好了。他心里那个感激之情顿时如泉涌,自此后,他就认准了那个医院,而且十有八九是寻着那个老军医去看病了。
话说回来,这个老师是幸运的,他有幸遇到了一位良医,还是位医德高尚的良医。有多少人在被庸医们所蒙骗,被庸医们“屠宰“着,被无良医生延长了病程、耽误了及时的治疗,甚至还有多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主观、客观的医疗事故无辜剥夺了生命!
如果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医生沦丧为把职业纯粹当成捞钱的工具,把病人们当成待宰和被宰着的羔羊;如果一个社会中公民们在公共资源平台的医院里全然没有安全感,看病完全靠运气,被当作牺牲品时,这个社会是何其的悲哀!基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的医疗救治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这个社会的明天和下一步的走向前景是堪忧的,也是社会道德真正沦丧的标志和开始。这个时候,往昔的“白衣天使”将直接变为“白衣屠夫”了,这将是何等可怕和可悲的局面!
或许上述这些只是一个表象,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已,任何一个社会和行业的管制和约束仅仅靠个人内心的道德制约来实现简直是个天方夜谭的事情,其背后暴露的监管的缺位和法律约束力和执行力的薄弱则是更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重视,否则待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时那真就为时晚矣!
——记于2010-5-20晚10时
补记:上午看到儿子连续发烧两天,自行服药不能有明显的好转,而且胃口也很差,于是就带他到自己单位的医务室找儿科的刘医生看病。在发现白细胞指标不高后,刘医生建议只用吃药不用打针,还用自己儿子不常打针的事实来说服我,我一向也是认同这种观点的。没必要打针能够吃药就好干吗不吃药。一般我也不带儿子去别的医院了,否则钱吃亏人也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