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女儿家长哈利波特美国分水岭玉器 |
分类: 育儿类 |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家庭、家长的教育真的就是孩子成长的一部雕机,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什么类型的家长就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日常的生活、理念的影响、灌输,家长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进行精雕细琢,虽然这雕琢的结果可能会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去甚远。
昨晚下班后,应儿子幼儿园园长的邀请,有幸和他们的潘园长做了次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次座谈形式的家长会,更是加强了我对“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雕琢机”这一观点。
我之所以在电话中同意应约,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潘院长是不经常在武汉的学校的,在一个是之前跟她有过一次家长会的接触,感觉她是位相当不错的教育工作者,后来才得知这个连锁幼儿园是她一手创办的,还是很不简单的。到了园长办公室才发现一个班也就只有5位家长获得了邀请,原来这是次小范围的沟通会。
潘院长首先跟我们再次介绍办园的理念和学校的主导方向,告诉我们目前学校的定位是“国际精英自由人”,这个理念还是很新颖的,非常切合当今的与世界同步、接轨的思想。中间穿插的最多的话题还是她讲述她对于自己女儿的教育引导和培养方式。得益于她成功的教育,她女儿去年通过了美国的高考,直接进入了美国的加州大学。最让我受到吸引的是她们母女间平实而生动的日常交流,其中一些事例让我感触良多,真切的引起了我的共鸣,不得不感慨:家庭、家长的教育真的就是孩子成长的一部雕刻机,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什么类型的家长就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日常的生活、理念的影响、灌输,家长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进行精雕细琢,虽然这雕琢的结果可能会各不相同,甚至是迥异。
下面就是让我感触的一些事例,听着潘院长的一席话,让我恍然觉得像是在读另一个版本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
这一点也是我相当认同的,阅读是一个让人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它可以让孩子汲取书籍中的各种营养元素,而且是种主动摄取的过程。在初期,孩子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指向,这就需要家长来进行正确和积极的引导。家长自己对于阅读有较高的品位和良好的习惯,肯定会对孩子产生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的作用的。
比如,潘院长为此就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并寻找很多针对她女儿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在她女儿小的时候,为了向女儿推荐《读者》中一篇写日本“狼性”教育的文章,她故意向女儿说这是一本全家人都喜爱的杂志,希望女儿也会喜欢,而且不一定要所有的文章都读,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来看。她特意请女儿对那篇她特别看重的文章选择女儿认为的文章重点,而且请女儿用铅笔划出来。等女儿这样做了后,她又按照自己的观点来勾画文章的重点,并对她和女儿重点不同来进行讨论。结果女儿比较重新阅读后真的就认同了她的观点。这大概是在她女儿幼儿园时候的事情,也得益于她女儿较早对于文字的认读和掌握。
这种阅读习惯让她女儿受益至今,并且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一展所长。去年她女儿从美国大学放假回来,对她说:“妈妈,你应该看看《李开复传》,看看人家的父亲50岁开始学习英语后来能够应用自如了。你看你现在比他父亲年轻,更应该好好学习英语。建议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读!”然后拿出这本书给潘院长,经过此事潘院长发现世事轮回,她女儿又把这种阅读方法用在了原创者身上。
2.
原则:小学时候要尽量就近入学,但是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的班主任。
这是因为,小学如果一味追求学校的声誉而忽略了学校距离家庭住址的远近的话,很容易造成孩子休息时间大量被交通时间所挤占,造成在路上无谓的耗费有限的时间。孩子在小学正是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因为学校太远而必须牺牲睡眠和以影响正常的身体健康成长,那极有可能会得不偿失。
如果就近通过比较优势选择一家小学,同时尽可能的选择好的班主任,并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和班主任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是大有裨益的。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好老师胜过好学校。
但是到了初中及以上,学校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初中,它是孩子日后道路走向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家长一定要慎重对待学校的选择。可能这些对于普通的家长而言是要大费周章的,甚至是要费尽心机,可是为了孩子,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3.
这点是毋庸置疑是每个家庭都很关注的。给我感触颇深的是潘院长女儿一次关于原版《哈利波特》的事例,充分证实了自信心的培养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潘院长极其重视女儿的英语学习,她女儿也非常喜欢英语。小学时候就已经可以通读《哈利波特》原著了。一次去麦当劳,她女儿带着这本书在位子上等妈妈买东西过来。结果刚从身边走过的一位比她年纪稍小的小姑娘过去后又折返回来,很认真的问:“姐姐,这是你的书吗?”她女儿点点头说是。那小丫头又郑重的问:“你看得懂这本书吗?”女儿点点头,小丫头又重复追问道:“姐姐,你是真的看得懂这本书吗?”她女儿回到:“是的,完全看得懂的!”
待她们母女俩正吃得开心的时候,那个小丫头领着她爸爸妈妈到她们跟前,小丫头告诉爸爸妈妈:“你们看,这就是那个小姐姐,她说她看得懂英文的《哈利波特》。”说完,她不放心的再次问道:“姐姐,你是真的看得懂噢!”潘院长的女儿无奈的继续回答这个被问了多次的问题。
不过,孩子是相当的自豪,自此后,每次去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地方她都会带着《哈利波特》的原著,并且对于英语的喜好一直延续下来了。
从中不难看出成就和自豪感对孩子自信心的树立的正面作用,也从侧面说明了家庭和家长在其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4.
益友和损友对一个人的作用是显见的。孩子对事物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也需要一个修正的过程。如果交友不慎搞不好会让孩子和一个家庭抱憾终生的。所以在对待孩子择友这个问题要慎之又慎,同时更要密切关注积极引导和影响。
一次,潘院长女儿邀请一帮好朋友到家里做客,朋友离开后,潘院长很正式的提出要女儿远离其中的一个朋友,当时女儿是愤怒的拒绝了,觉得干涉了她择友的自由。可是潘院长还是讲明了她的原因:那个小姑娘的行为习惯不好,在吃东西的过程中丝毫不照顾其他人,抓取食物的方法也是很不卫生,不考虑别人。虽然当时母女间不欢而散,但是女儿也知道了妈妈是觉得这个朋友没有家教同时又比较自私和自我。
过了一阵子,女儿主动跟妈妈说起她真的就放弃了之前谈及的那个朋友,而且放弃的原因正是她妈妈指出的原因。因为经过上次的交谈,她在随后的相处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斟酌再三她自己做了同样的决定。
家长把关也是需要技巧的,但是一定要及时的指出来并明确的表明观点,孩子对很多事情其实是心知肚明的,加以引导他们自会知晓事情的利弊的。
通过那天晚上2个多小时的座谈,颇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必定是一个负责任、讲方法的家庭,必定有着全身心付出的家长。在生活中的每一天,家庭和家长只有利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将孩子这块璞玉雕琢成光彩夺目的玉器!